北京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完善失信黑名单管理机制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3日
北京持续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通过完善失信黑名单制度、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提供坚实信用支撑,助力城市文明程度和治理效能双提升。
一、构建全域覆盖的信用体系框架
北京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系统推进诚信建设向各领域延伸。2016年发布的《首都“十三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将诚信建设制度化列为重要任务,明确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个维度构建全域信用体系。在政务诚信领域,北京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公开政务信息,建立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将政务履约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确保政策执行的稳定性和公信力。商务诚信方面,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导企业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在食品药品、工程建设、金融服务等重点行业推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社会诚信建设覆盖公共服务、社会交往等场景,推动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建立诚信档案,规范行业行为准则。司法公信领域则通过深化司法公开、加强司法信用信息共享,提升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和权威性,筑牢社会公平正义的信用基石。
二、完善失信黑名单制度与联合奖惩机制
北京着力健全失信黑名单制度,明确黑名单的认定标准、管理流程和退出机制,确保名单管理规范有序。黑名单认定范围涵盖严重失信行为,包括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破坏市场秩序、损害公共利益等情形,相关信息通过“信用北京”平台统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在此基础上,北京深入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监管网络。对守信主体,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优先便利;对失信主体,依法依规实施市场准入限制、融资信贷约束、评优评先限制等惩戒措施。特别是在各类创建评选和道德模范评选中,严格实行“失信一票否决”,强化信用在社会评价中的刚性约束,推动形成“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个人诚信档案建设与信息共享
为引导市民养成诚信行为习惯,北京全面推进市民个人诚信档案建设,档案内容涵盖个人在公共服务、社会交往、职业活动等领域的信用记录。通过整合政务服务、公共事业、金融信贷等部门的信用信息,实现个人信用数据的共建共享,为精准画像和信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个人诚信档案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信用状况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在职业资格认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信用记录作为重要依据,推动诚信成为市民参与社会活动的“通行证”。同时,北京建立信用信息异议处理和修复机制,保障个人信用权益,引导失信主体通过主动纠错、履行义务等方式修复信用,鼓励个人重树诚信形象。
四、深化诚信宣传教育与社会共治格局
北京将诚信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治理各环节,通过主题活动、公益广告、典型宣传等多种形式,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开展“诚信北京”系列宣传活动,选树诚信企业、诚信个人等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学校、社区、企业开展诚信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将诚信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同时,北京注重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的自律作用,引导行业制定诚信公约,建立行业信用评价机制,推动形成行业诚信建设合力。社会监督渠道持续畅通,鼓励公众通过“信用北京”平台查询信用信息、举报失信行为,参与信用体系建设,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诚信建设共治格局。
五、以信用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
诚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北京通过加强诚信建设,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在企业服务方面,推行“信用+审批”模式,对守信企业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市场监管领域,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守信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失信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实现监管资源精准配置。同时,北京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奖惩合作,打破区域信用壁垒,提升城市信用水平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影响力。良好的信用环境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六、推动信用建设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
北京将诚信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推动信用手段在城市运行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在城市管理方面,将信用记录与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相结合,对诚信市民在公共交通、文化场馆使用等方面给予便利;在生态环保领域,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与环境监管、资金支持挂钩,倒逼企业落实环保责任。在基层治理中,推广“信用+社区”模式,将居民诚信表现与社区服务、评优评先结合,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治。通过信用建设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北京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文明程度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七、健全信用法规制度保障体系
为确保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推进,北京加强信用领域法规制度建设,形成多层次的制度保障体系。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信用信息采集、共享、使用的规范要求,界定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同时,北京积极参与国家信用立法实践,结合首都特点探索信用法规制度创新,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北京进一步明确信用建设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流程,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推动诚信建设从行政推动向制度保障转变。
八、持续深化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信用信息平台是诚信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北京不断升级完善“信用北京”平台功能,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服务能力。平台整合全市各部门、各领域的信用数据,形成覆盖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和应用。同时,平台拓展信用服务应用场景,为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公众提供信用报告、信用预警等多样化服务,支持信用信息在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技术赋能,北京持续提升信用信息平台的智能化水平,为诚信建设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通过系统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完善失信黑名单制度,北京正逐步构建起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这不仅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也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首都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