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资本加速布局 中国自贸试验区引资热持续升温

国企改革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1日
在全球招商引资竞争中,中国持续释放制度型开放新红利。联合国权威报告确认,2017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二。近年来,面对国际资本流动新格局,中国推出一系列高水平开放举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使跨国企业投资信心不断增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成为吸引高质量外资的重要载体。
一、全球资本流动格局重塑中,中国引资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
根据联合国机构发布的年度投资报告显示,在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下降背景下,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当年吸引外资总量在全球经济体中的排名升至第二位。这标志着中国自2013年以来连续第五年位居全球外资流入前三强。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领域高端项目占比显著提高,特别是高新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超过两位数,反映外资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二、制度创新打造引资强磁场,开放举措取得显著成效
为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国持续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自贸试验区率先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并在全国复制推广成功经验。2018年5月末,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部署稳外资举措,明确要求修订负面清单、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重点措施包括:扩大原油期货市场境外投资者参与度,推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开放,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为全国服务业开放积累新经验。
三、外资准入持续放宽,重点领域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8年发布的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重大变革。除已公布的金融、汽车行业股比限制放开措施外,新版清单在22个领域推出开放举措。具体包括取消能源开采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放宽铁路运输、商贸物流等行业外资股比要求,专业服务领域允许设立外商独资机构。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在增值电信、医疗健康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开展开放压力测试,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规则体系。
四、开放平台集聚效应凸显,外资企业获得长足发展
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自贸试验区吸引外资成效显著。上海引进全国首家外商独资新能源汽车企业项目,带动长三角汽车产业链升级;海南自贸港实施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清单后,国际教育、医疗项目加速落地;江苏、浙江等制造业大省通过扩大先进制造业开放,吸引多个跨国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统计显示,在自贸试验区注册的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显著份额,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四成以上。
五、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形成吸引外资长效优势
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专业知识产权法院和快速维权中心。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数个工作日,北京、广州等城市实现外资企业设立“单一窗口”服务。根据权威机构评估报告显示,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跨境贸易便利化等关键指标上,上海、深圳等重点城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系统性改革使中国连续多年成为跨国企业投资信心调查中的首选地。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中国坚持通过高质量外资促进高质量发展。随着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日臻完善,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将推动中国在全球投资格局中持续发挥“稳定器”作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动力。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