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 提升市场活力促协同发展
产业转移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为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2017年加大市场疏解提升力度,计划疏解提升市场120个,重点聚焦城六区。通过疏解区域性批发市场、推动传统市场升级转型及招商引资引入高端业态,同步优化生活服务业布局,助力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一、疏解提升工作的总体部署
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内容,北京2017年市场疏解提升工作明确了具体目标与范围。全年计划疏解提升市场120个、物流中心38个,其中城六区承担100个市场的疏解提升任务,占比超过八成。疏解提升对象主要集中在小服装市场、小家电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图书音像市场和建材市场等领域,旨在通过调整业态结构,减少区域性商品交易对城市资源的占用,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此前的2016年,北京已开展相关疏解工作,清退市场117个,拆除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清退商户2.8万户;疏解物流中心32个,腾退物流仓储面积35万平方米,为2017年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疏解与提升的分类标准
疏解提升工作遵循“分类施策”原则,明确了不同市场的处置方向。需要疏解的市场主要为区域性批发市场,具体包括金属材料市场、鞋帽服装等小商品市场、家居建材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这类市场因聚集大量外来商户、物流需求大、对城市交通和环境影响较明显,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而对于经营业态落后的市场,则通过提升经营管理模式、服务品质和商品结构实现转型,推动传统市场向现代化商业形态升级,增强服务本地居民的能力。
三、重点区域的疏解转型实践
多个重点区域的批发市场在2017年推进疏解或升级。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天意市场、永外城市场等将在年底前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官园、万通、雅宝路等批发市场的转移疏解和升级也基本完成。以秀水街市场为例,其转型方向为商业综合体,计划实现品牌化经营,并新增连锁超市等生活服务业态,从传统批发市场向集购物、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设施转变。大红门地区的集美家具城完成30万平方米空间疏解转型后,引入了“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和新能源产业;雅宝路市场清退的部分大厦则陆续引入教育、投资、文创、高端服装设计等类型企业,通过产业置换实现区域功能优化。
四、腾退空间的民生保障与利用
为避免市场疏解后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北京注重腾退空间的合理利用,引导连锁化、品牌化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进驻。例如,不符合规划的菜市场迁出后,将设置规范化的连锁性超市,保障居民日常购物需求。通过引入标准化、高品质的生活服务业态,不仅弥补了传统市场疏解后的服务空白,还提升了区域生活服务品质,让居民享受更便捷、规范的商业服务。
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疏解工作并非简单“外迁”,而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紧密结合。2016年,北京中低端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向京外疏解,本地服务外包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22家,15家重点企业在全国设立128个分支机构,通过产业转移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这种联动模式既疏解了北京非核心功能,又为津冀地区带来了产业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一体化发展。
六、疏解提升的长远意义
市场疏解提升是北京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减少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降低了城市交通压力、环境负荷和资源消耗,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同时,推动传统市场升级和引入高品质生活服务业态,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疏解与提升相结合”的目标,为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这一过程不仅是城市空间的重构,更是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转型,对北京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疏解提升工作的总体部署
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内容,北京2017年市场疏解提升工作明确了具体目标与范围。全年计划疏解提升市场120个、物流中心38个,其中城六区承担100个市场的疏解提升任务,占比超过八成。疏解提升对象主要集中在小服装市场、小家电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图书音像市场和建材市场等领域,旨在通过调整业态结构,减少区域性商品交易对城市资源的占用,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此前的2016年,北京已开展相关疏解工作,清退市场117个,拆除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清退商户2.8万户;疏解物流中心32个,腾退物流仓储面积35万平方米,为2017年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疏解与提升的分类标准
疏解提升工作遵循“分类施策”原则,明确了不同市场的处置方向。需要疏解的市场主要为区域性批发市场,具体包括金属材料市场、鞋帽服装等小商品市场、家居建材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这类市场因聚集大量外来商户、物流需求大、对城市交通和环境影响较明显,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而对于经营业态落后的市场,则通过提升经营管理模式、服务品质和商品结构实现转型,推动传统市场向现代化商业形态升级,增强服务本地居民的能力。
三、重点区域的疏解转型实践
多个重点区域的批发市场在2017年推进疏解或升级。动物园地区、大红门地区、天意市场、永外城市场等将在年底前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官园、万通、雅宝路等批发市场的转移疏解和升级也基本完成。以秀水街市场为例,其转型方向为商业综合体,计划实现品牌化经营,并新增连锁超市等生活服务业态,从传统批发市场向集购物、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商业设施转变。大红门地区的集美家具城完成30万平方米空间疏解转型后,引入了“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和新能源产业;雅宝路市场清退的部分大厦则陆续引入教育、投资、文创、高端服装设计等类型企业,通过产业置换实现区域功能优化。
四、腾退空间的民生保障与利用
为避免市场疏解后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北京注重腾退空间的合理利用,引导连锁化、品牌化生活性服务业企业进驻。例如,不符合规划的菜市场迁出后,将设置规范化的连锁性超市,保障居民日常购物需求。通过引入标准化、高品质的生活服务业态,不仅弥补了传统市场疏解后的服务空白,还提升了区域生活服务品质,让居民享受更便捷、规范的商业服务。
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疏解工作并非简单“外迁”,而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紧密结合。2016年,北京中低端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向京外疏解,本地服务外包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22家,15家重点企业在全国设立128个分支机构,通过产业转移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这种联动模式既疏解了北京非核心功能,又为津冀地区带来了产业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一体化发展。
六、疏解提升的长远意义
市场疏解提升是北京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减少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降低了城市交通压力、环境负荷和资源消耗,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同时,推动传统市场升级和引入高品质生活服务业态,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疏解与提升相结合”的目标,为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这一过程不仅是城市空间的重构,更是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发展方式的深层次转型,对北京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华夏幸福与华为北京携手 共推产业新城智慧化升级
2025-08-21
怀柔区经信委五措并举 筑牢工业经济稳中求进基石
2025-08-21
怀柔区聚焦绿色创新双轮驱动 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2025-08-21
嘉兴与北京共建海纳孵化器 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5-08-21
摩托罗拉系统寻求出售 北京昔日科技巨头终局临近
2025-08-21
民族区域引资盛会在京落幕 百亿合作项目落地开花
2025-08-21
全域旅游与脱贫战略联动 京沪粤琼园区引资迎新篇
2025-08-21
全国城市土地市场热度上扬 招商引资驱动供求齐升
2025-08-21
大兴区深化产教融合调研 赋能企业院校高质量发展
2025-08-21
东城区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监管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2025-08-21
京津冀协同发展云端孵化器高效促进招商引资新动能
2025-08-21
京城大风骤起单日降温7℃ 冷暖交替考验城市韧性
2025-08-21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