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金融业应对资管新规升级 分级基金转型加速

金融业 企业融资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在深化金融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背景下,北京市积极优化招商引资政策,推动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分级基金作为历史产品加速退出市场。5月份以来,A、B份额整体规模缩减近3%,超八成子份额出现缩水,基金公司加速推进产品处置方案,通过转型或清盘实现市场化出清。这一过程反映出监管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协同效应,为金融体系稳定性提供重要支撑。
一、监管政策深化执行驱动结构性调整
自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后,分级基金等结构化产品进入规范整改周期。2023年监管部门要求全面完成过渡期任务,限制分级基金存续规模。在杠杆风险防控导向下,产品新增份额被禁止,存量份额通过自然到期或主动处置持续压降。5月份数据显示,场内总份额环比减少约16亿份,医药、国企改革等主题品种份额下滑尤为显著。这种调整有效降低了嵌套式金融产品的复杂风险链,符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
二、市场波动与流动性压力双重催化
基础市场波动放大了分级基金的运作压力。2023年5月,A股主要指数持续震荡,上证综指月内振幅超5%,创业板指经历多次技术性回调。在此环境下,分级基金的净值波动加剧,军工、券商等行业主题品种逼近下折阈值。份额缩减导致场内交投活跃度明显下降,部分产品单日成交金额不足百万元。流动性减弱进一步促使资金转向ETF等标准化工具,形成规模缩水的负向循环机制。
三、产品处置路径呈现分化特征
根据证监会产品转型指引,基金公司采取差异化处置策略。针对中大型规模产品,普遍实施分级份额转型,例如将新能源主题分级基金转换为开放式指数基金,保留标的资产投资逻辑。对于长期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则依据基金合同启动清盘程序。截至2023年6月中旬,已完成转型的分级基金数量占比达总量65%,清盘流程中的产品占比约12%。这种处置模式既保障了投资者权益,也实现了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动态平衡
在分级基金有序退出的过程中,公募基金行业加速推进产品创新。2023年新申报的主题型ETF、增强策略指数基金数量同比增长25%,其中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占比显著提升。北京市依托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示范区政策,推动智能投顾、REITs等创新工具试点,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监管部门同步完善衍生品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包含风险准备金、压力测试等工具的多维防控体系,确保创新业务风险可控。
需要强调的是,分级基金规模压降是资管行业回归本源的必然过程。2023年下半年,随着存续产品处置周期结束,公募基金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相关数据分析显示,标准化指数产品规模近三年保持15%年均增速,有效承接了分级基金流出的配置需求。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同时,资本市场的产品供给体系正向着更透明、更高效的方向持续演进。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