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强化“开墙打洞”治理 涉事商户增资扩股受限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2017年,北京市多部门联合推进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专项整治,明确对涉“开墙打洞”企业实施登记限制,包括增资扩股、变更登记等业务受限,同步规范住宅商用许可审批。此举通过源头管控与协同治理,优化市场秩序与城市环境,为区域招商引资营造规范环境。
一、联席会议构建跨部门协同治理体系。2017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联合成立专项治理联席会议,统筹全市整治工作。会议明确建立“市级统筹、区级主责、街乡落实”三级机制,推动各部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与联合执法,打破条块分割,形成治理合力,确保整治行动系统推进。
二、登记许可双重管控遏制违法经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规定,对经核实存在“开墙打洞”行为的企业,在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股东调整、经营范围变更及增资扩股等登记业务时,依法不予受理或暂缓办理,直至违法行为整改到位。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同步明确,对利用住宅性质房屋违规改造为商用场所的,一律不予核发食品经营、餐饮服务等相关行政许可,从市场准入环节切断违法经营路径。
三、全域摸排与挂账管理实现精准整治。各区政府组织街道、乡镇对辖区“开墙打洞”及无证无照经营开展全面排查,重点采集经营主体的牌匾名称、实际地址、房屋产权性质、行业类型及从业人数等信息,统一录入专项整治系统实施挂账管理。属地职能部门根据台账制定“一户一策”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单位,确保问题逐一销账,实现整治工作精准化、清单化。
四、信用惩戒与社会共治强化长效约束。北京市要求各区及相关部门将核实的“开墙打洞”及无证无照经营信息通过官方渠道公示,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消费提示,引导公众抵制违法经营服务。同时探索跨部门联合信用惩戒机制,针对违法经营主体及提供场所的产权单位、房屋所有人,研究制定限制市场准入、不予政策扶持等惩戒措施,通过信用约束与行政手段结合,持续挤压违法经营生存空间,推动形成长效治理格局。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