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创新税费支持机制助力产业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北京市通过结构性减税举措深化招商引资合作,助力非首都功能产业有序转移。近期发布的专项税收支持政策,聚焦企业疏解过程中的实际痛点,涵盖三大类企业主体及11项税费减免,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入政策协同深化新阶段。
一、政策框架精准匹配企业疏解路径
针对低端市场升级改造、污染产能关停淘汰、科技创新型产业外迁三类场景,《政策》分类制定差异化支持方案。其中,低端市场类企业适用10项专项条款,除提供经济补偿金所得税税前扣除外,还将搬迁涉及的产权交易契税纳入减免范畴。关停类企业可同步申报房产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双重减免,免税周期覆盖停产准备至资产处置全流程。迁出类企业享受跨区域税收分成优化,在天津、河北等地新设分支机构产生的增值税留存比例最高提升15个百分点。
二、流程再造破解跨区域办税壁垒
建立“京津冀税收服务协作平台”,实现三地税务数据实时互通。疏解企业通过平台线上提交电子档案后,转移过程中的税收资质认定、跨省市退税申请、税收优惠备案等事项由系统自动核验,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针对产业园区整体迁移,推出“税务管家”团队驻场服务,协助完成资产清算、留抵退税、政策适配等全流程操作。
三、产业升级导向强化政策靶向性
政策明确将税收激励与产业能效挂钩。对迁至津冀指定园区的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除享受常规优惠外,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上浮至150%。同时建立“疏解成效评估”机制,对按期完成技术升级改造的企业,返还搬迁期间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附加费。
四、区域联动激活要素流动新动能
配套出台《京津冀税收协同保障细则》,在三地共建的产业承接示范区内试行“税收同城化”管理。企业在示范区内跨省市调配生产设备,豁免设备转移增值税;专业技术人才异地任职的薪资所得,可选择任一属地缴纳个人所得税。目前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等首批8个联动园区已接入该体系。
此次政策创新通过“降成本+优服务+促升级”三维发力,预计惠及北京城区逾2000家疏解主体。天津、河北两地同步配套产业承接优惠,在雄安新区、滨海新区等战略支点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推动京津冀区域从产业承接向创新协同加速跃升。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