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0家百姓生活服务综合体构建便民生活新图景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0日
北京通过优化商业布局、招商引资等举措,已建成40家百姓生活服务综合体。这些综合体整合蔬菜零售、便民维修、社区服务等多元功能,成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重要载体,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规范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
一、便民服务功能集成,满足日常需求
百姓生活服务综合体聚焦居民“家门口”的需求,整合多种生活服务功能。在蔬菜零售方面,结合“菜篮子”工程要求,每个综合体普遍设置规范化菜店,部分还引入生鲜超市、社区菜市场等业态,确保居民就近购买新鲜食材。同时,针对居民日常所需的缝补、修配、理发等“针头线脑”类服务,综合体通过引入专业商户或设置便民服务专区,实现“一站式”满足。此外,部分综合体还融合了便利店、餐饮店等基础商业设施,形成覆盖居民日常消费的服务网络。
二、疏解空间再利用,拓展建设路径
北京在推进百姓生活服务综合体建设中,注重利用疏解整治腾退空间。通过对区域性批发市场、物流中心疏解后腾出的场地,以及“拆墙打洞”、无照经营整治后的空间进行改造提升,转化为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新建小区则在规划阶段预留社区综合体空间,确保服务设施与住宅建设同步推进。这种“疏解+新建”的模式,既盘活了存量资源,又保障了新增社区的服务供给,让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均衡。
三、连锁品牌引入,提升服务品质
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连锁化、品牌化发展,北京鼓励连锁企业参与百姓生活服务综合体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在菜店、便利店、餐饮等领域具有品牌优势的连锁企业入驻,提升服务的标准化水平。连锁企业在商品采购、质量管控、服务规范等方面的经验,有助于改善社区商业的服务品质,让居民享受更可靠、更便捷的服务。同时,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综合体给予资金支持,激励企业提升服务能力。
四、食品安全监管强化,保障消费安全
在百姓生活服务综合体的运营中,食品安全是重点关注内容。北京依托“北京E追溯”体系,在综合体内的肉菜零售点位推广溯源管理。通过在猪肉、蔬菜等商品上张贴二维码,居民扫码即可查询产地、流通等信息,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相关部门加强对综合体内商户的日常监管,确保食品经营符合规范,从源头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五、一刻钟服务圈加速覆盖,资源共享深化
百姓生活服务综合体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通过普查社区服务缺口,结合综合体建设,加快补齐服务短板。同时,推动中央和市属单位、国营企业的文化设施、服务设施向居民开放共享,丰富综合体的服务内容。按照规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将提前实现全覆盖,百姓生活服务综合体作为核心节点,将进一步整合周边资源,让居民步行一刻钟内即可享受各类生活服务。
六、未来规划明确,综合体数量持续增加
北京将持续推进百姓生活服务综合体建设,未来将有更多综合体落地。一方面,继续挖掘疏解腾退空间潜力,将更多闲置场地转化为便民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在城市更新和新建社区中,优先规划布局综合体,确保服务设施与人口规模相匹配。随着建设推进,百姓生活服务综合体将成为社区生活的“服务枢纽”,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生活服务,助力提升城市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