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人才协会联盟在京成立 打造协同发展智力引擎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京津冀人才协会联盟正式在北京成立。该联盟由三地组织部门指导、12家行业协会联合发起,旨在通过跨区域人才资源整合,为区域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和脱贫攻坚提供专业化支撑,标志着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迈入机制化、平台化新阶段。
一、联盟成立背景与战略定位
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经济重要增长极,近年来在交通、生态、产业等领域取得显著协同成效,但人才资源分布不均、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仍制约区域发展。联盟的成立填补了区域性人才协作组织的空白,通过搭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双轮驱动模式,重点聚焦冬奥遗产转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环首都乡村振兴三大领域,推动人才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
二、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
联盟采取轮值主席制度,由京津冀三地协会代表轮流担任,下设专家委员会、产业对接部和培训中心等分支机构。运行中将建立三项核心机制:一是人才需求清单共享机制,每季度发布三地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二是产学研项目“揭榜挂帅”机制,面向高校院所开放企业技术需求;三是跨区域职称互认通道,首批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6大领域专业人才资格互认。
三、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
在具体实施层面,联盟将推进三大专项行动:一是冰雪产业人才储备计划,联合张家口职业教育基地培养赛事运营、冰雪装备维护等专业人才;二是制造业“智造师”培养工程,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等地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辅导;三是设立环京津专家服务驿站,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对口帮扶承德、保定等地的20个乡村振兴重点县。
四、政策支持与长效保障
国家部委已将该联盟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库,未来三年将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同时,三地共同出台配套政策包,包括跨区域人才公寓租金补贴、协同创新项目税收减免等10项措施。联盟还将建立动态评估体系,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年发布《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指数报告》,量化衡量区域人才一体化进程。
五、区域影响与发展预期
分析指出,联盟的运作将产生三重辐射效应:一是促进京津技术成果向河北转化,预计可带动超百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二是优化区域人才生态,通过共建共享实训基地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三是形成可复制的跨行政区人才协作经验,为长三角、粤港澳等城市群提供参考范式。随着各项举措落地,该平台有望成为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智力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