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部门联合解读营商新策 助力首都企业轻装前行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北京市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多部门协同为招商引资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近期,市发展改革委、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市商务局等10个权威机构集中宣讲"9+N"政策2.0版,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升级,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制度集成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新政策体系涵盖九大核心领域与动态更新的配套措施。在工程建设审批领域推行"一站式"平台,压缩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逾30%;跨境贸易环节实现通关单证电子化全覆盖,口岸整体通关效率提升逾20%;市政公用服务推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模式,用水用气接入流程精简为两个环节。
二、税费改革精准释放惠企红利
延续并优化减税降费组合措施,针对小微企业扩大"六税两费"减征幅度。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按法定最高50%标准顶格减免,覆盖北京市超百万户纳税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延长,预计年度减税规模接近百亿元。
三、企业全周期服务实现效能跃升
市场主体设立环节推行"证照联办",将涉及28个部门的500余项审批纳入"一窗受理";企业注销建立分类处置机制,简易注销公示期压缩至10个工作日。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可见,此前常见的代办中介数量锐减,近九成登记注册业务通过全程电子化自助办理。
四、政企沟通机制强化政策落地
创新"服务包"企业对接模式,建立行业主管部门常态化联络机制。2023年累计开展政策宣讲超百场,覆盖万余家民营企业。通过线上政策解读平台、线下专员辅导相结合,确保政策直达中小微企业,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
五、市场环境建设提升要素配置
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设立7家快速维权中心,实现专利侵权纠纷案件45日内审结。金融服务方面搭建"创信融"平台,整合企业纳税、社保等多维数据,2023年助企获得信用贷款超三百亿元。人才服务体系则推出外籍人才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一窗受理"。
六、法治保障构建新型监管机制
全面推行监管"风险+信用"分级分类模式,对55个行业实施差异化监管。行政执法检查实行"备案管理+联合检查",企业合规信息作为重要评估指标,对守信主体减少现场检查频次逾50%。
七、数字化转型驱动服务变革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集成市级事项逾两千项,用户端办事材料精简45%。建设全市统一地址库,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自动校验。不动产登记系统推行"区块链+线上缴税",转移登记时效压缩至单日办结。
当前北京已形成"1+N"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政策体系化、服务精准化、改革协同化特征日益凸显。惠企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显著增强。统计显示,北京市新设科技型企业连续保持年均超10%增速,印证改革创新激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