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财政部强化疫情防控经费保障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财政资金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财政部近日部署加大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力度,通过优化资金调度、落实惠企政策、强化宏观调节等措施,助力各地筑牢防控防线,同时为招商引资和复工复产提供稳定财政支持。
一、持续加大防控经费保障,筑牢基层防疫底线。财政部明确,各级财政部门需统筹做好资金调度,将疫情防控资金作为优先保障对象,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针对基层防疫支出需求,财政部门将重点保障社区防控、医疗物资采购、一线人员补助等关键领域,切实解决基层“钱从哪里来、怎么用”的问题。同时,严格落实“两个确保”要求,即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延误就诊,确保各地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不因资金问题受到影响,从财政层面为基层防疫工作解除后顾之忧。
二、狠抓已出台政策落地,推动惠企措施见效。围绕前期出台的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财政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加强与税务、人社等部门协同,简化办理流程,加快政策兑现速度,确保市场主体尽快享受政策红利。针对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财政部门将继续研究出台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通过减免税费、补贴房租、提供融资支持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岗位。
三、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提升财政政策效能。面对疫情对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的影响,财政部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一方面,统筹集中财政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将资金重点投向疫情防控、民生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等领域;另一方面,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向湖北、武汉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以及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等财政困难地区倾斜,确保基层政府能够正常履行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职责,维护社会稳定。
四、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促进有效投资增长。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财政部指导地方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重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服务、冷链物流等领域项目建设。通过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不仅能够为地方重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拉动有效投资,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同时,加强对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精准投向实体经济,避免闲置和浪费。
五、完善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财政部强调,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疫情防控资金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资金使用跟踪机制,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实时掌握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防止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发生。推进资金使用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此外,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后续资金安排挂钩,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协同推进防控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财政部提出,财政政策需与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形成合力,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一方面,通过落实减税降费、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市场主体投资信心;另一方面,支持各地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同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对重点行业和企业提供精准财政支持,确保原材料供应、产品运输等环节畅通,为招商引资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保障。
七、聚焦民生保障,确保群众生活稳定。疫情期间,民生保障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支出,确保养老金、低保金、失业补助金等按时足额发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支持学校线上教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等工作,减少疫情对群众生活的影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八、支持医疗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结合疫情防控需求,财政部将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支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检测、救治能力。同时,支持医疗科研攻关,对疫苗研发、药物临床试验等给予财政补贴,推动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实际成效,为长远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奠定基础。
九、加强地方财政运行监测,防范化解财政风险。针对部分地方因疫情导致财政收入下降、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财政部建立地方财政运行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各地财政收支状况和“三保”落实情况。对财政困难地区,通过增加转移支付、调度库款等方式给予支持,帮助其缓解收支矛盾。同时,指导地方加强财政管理,盘活存量资金,压减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统筹能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
十、推动数字财政建设,提升资金管理效率。为适应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办公和资金快速拨付的需求,财政部加快推进数字财政建设,完善全国统一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现资金从中央到基层的“一键直达”,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拨付效率。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动态监控和分析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使用中的问题,提升财政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财政部正以更加有力的财政保障和政策支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财力支撑,也为稳定经济运行、促进招商引资和复工复产创造良好条件,助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