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升级 千家便民网点构建民生服务圈

现代服务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2024年,北京市以深化生活性服务业改革为抓手,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计划新增1000余家便民服务网点,推动传统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构建覆盖城乡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市民生活便利度与幸福感。
一、政策导向:首都功能定位下的民生工程
作为落实首都功能定位的重要举措,北京市近年来持续将生活性服务业作为经济高端化发展的民生基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并非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通过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改造,让“柴米油盐酱醋茶”等传统业态融入现代服务理念。2024年便民网点建设计划,正是这一思路的具体实践,旨在通过补齐服务短板,让市民在社区周边即可享受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
二、空间布局:精准覆盖城乡服务需求
便民网点建设注重“因地制宜、按需配置”。在中心城区,重点加密社区便利店、生鲜超市、家政服务点等基础业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动“一店多能”,鼓励便利店叠加早餐、代收、维修等服务。在郊区及新城,针对人口导入趋势,优先布局养老托育、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填补大型居住区服务空白。同时,结合疏解非首都功能后的空间优化,在腾退区域优先规划便民服务用地,确保服务半径合理覆盖。
三、服务创新:传统业态的现代化转型
为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北京市引导便民网点融入智慧服务元素。例如,支持社区菜市场改造为“智慧生鲜市集”,通过线上平台实现菜品溯源、预订配送;鼓励连锁品牌便利店接入城市服务APP,提供水电缴费、政务查询等“一站式”服务。此外,针对老年人群体,部分网点试点“适老化改造”,配备助老设备、提供上门服务,让传统服务焕发新活力。
四、多元保障:构建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为确保便民网点落地见效,北京市从政策、资金、市场等多方面提供支持。在政策层面,简化网点审批流程,对符合标准的项目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在资金方面,设立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网点建设和运营;在市场监管方面,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市民满意度调查,对服务优质的网点给予表彰和政策倾斜。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连锁企业、电商平台等市场主体参与,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模式。
此次便民网点建设计划,不仅是北京市提升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更是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发展的重要一步。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让市民切实感受到生活的便利与城市的温度。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