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中国蓝谷:北汽新能源用户破12万背后的科创实践
新能源产业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北京亦庄中国蓝谷作为北汽新能源全球研发与运营总部,依托科技创新与招商引资双轮驱动,已实现总用户保有量突破12万,总行驶里程超12亿公里,直接减少碳排放19万吨。通过构建开放共创平台,企业正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用户规模与市场成长:从行业探路者到百万级用户基础的构建
北汽新能源的用户增长轨迹,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培育期到成长期的发展历程。早期阶段,企业以示范运营切入市场,逐步拓展私人消费与商业应用场景。从年销量数百辆到突破五万辆,五年间实现近74倍增长,用户群体从出租车、物流车等商业客户向广大私人用户延伸,形成覆盖多元需求的市场格局。截至目前,总用户保有量达12.4万,旗下车型累计行驶里程超12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万圈,绿色出行实践直接减少碳排放19万吨,生态效益相当于新增74万棵树木,为城市低碳转型提供了切实支撑。
二、中国蓝谷:科创驱动的产业新引擎
2017年,位于北京亦庄的“中国蓝谷”北汽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正式启用。这座投资百亿、占地约11万平方米的总部基地,集全球研发、营销和运营功能于一体,内设整车中心、电池工程中心、智能网联工程中心、试验中心、设计中心等九大科研创新中心,构建起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研发体系。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载体,中国蓝谷不仅承载着关键技术突破的使命,更通过开放共创平台聚集全球产学研资源,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这里既是前沿技术的“孵化器”,也是产业协同的“连接器”,为北汽新能源持续领跑行业提供了坚实的科创基础。
三、全谱系产品矩阵:覆盖多元出行需求
围绕用户差异化需求,北汽新能源已构建起完整的产品矩阵。目前,企业推出大中小、高中低、续航里程200-400公里的五大系列十余款产品,全面覆盖A00级到B级车型,涵盖轿车与SUV等主流品类。从满足城市短途代步的A00级纯电动国民车,到续航能力突出的长续航车型,再到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小型车,产品布局兼顾经济性、实用性与科技感。在商业应用领域,企业较早布局纯电动出租车、物流车等专用车型,并推出换电版纯电动车,通过多样化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场景的出行需求,形成“私人消费+商业运营”双轮驱动的产品策略。
四、技术创新:从核心部件到整车性能的全面突破
在核心技术领域,北汽新能源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电池工程中心专注于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优化与寿命延长技术研发,推动续航里程不断突破;智能网联工程中心聚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前沿领域,探索未来出行新形态;设计中心则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将运动、科技与环保理念融入产品设计。研发成果展厅内,自主研发的超级电动跑车采用碳纤维材质打造,兼具轻量化与高强度特性,百公里加速时间不足3秒,展现出企业在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技术储备。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也为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参考。
五、产业协同:构建产学研资融合的生态体系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蓝谷的定位不仅是研发总部,更是产业协同的枢纽。通过开放共创平台,企业积极链接全球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科研-产业-资本”深度融合。一方面,与高校共建实验室,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另一方面,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稳定的产业链生态。同时,通过资本纽带整合资源,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形成“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市场反馈-技术再升级”的良性循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质量、集约化方向发展。
六、发展历程:见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市场的共振
北汽新能源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演进紧密相连。早期,依托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政策,企业开展纯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营,积累了宝贵的市场经验;随着私人购买补贴政策的实施,企业加快私人用户市场布局,推动纯电动车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从首批纯电动私人用户上牌,到纯电动物流车下线,再到换电模式的探索,企业的每一步布局都顺应了产业发展趋势,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企业实现了从单一车型到全谱系产品、从区域市场到全国布局的跨越。
七、未来展望:从行业引领到全球布局的战略升级
当前,北汽新能源正积极推进上市筹备工作,目标2018年实现上市,若进展顺利,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首个上市企业。上市后,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技术优势,同时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产品与技术“走出去”。中国蓝谷将持续以九大科研创新中心为核心,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科创中心,通过开放合作提升全球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企业正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先行者”向“全球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为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贡献力量。
一、用户规模与市场成长:从行业探路者到百万级用户基础的构建
北汽新能源的用户增长轨迹,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培育期到成长期的发展历程。早期阶段,企业以示范运营切入市场,逐步拓展私人消费与商业应用场景。从年销量数百辆到突破五万辆,五年间实现近74倍增长,用户群体从出租车、物流车等商业客户向广大私人用户延伸,形成覆盖多元需求的市场格局。截至目前,总用户保有量达12.4万,旗下车型累计行驶里程超12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万圈,绿色出行实践直接减少碳排放19万吨,生态效益相当于新增74万棵树木,为城市低碳转型提供了切实支撑。
二、中国蓝谷:科创驱动的产业新引擎
2017年,位于北京亦庄的“中国蓝谷”北汽新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正式启用。这座投资百亿、占地约11万平方米的总部基地,集全球研发、营销和运营功能于一体,内设整车中心、电池工程中心、智能网联工程中心、试验中心、设计中心等九大科研创新中心,构建起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研发体系。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载体,中国蓝谷不仅承载着关键技术突破的使命,更通过开放共创平台聚集全球产学研资源,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这里既是前沿技术的“孵化器”,也是产业协同的“连接器”,为北汽新能源持续领跑行业提供了坚实的科创基础。
三、全谱系产品矩阵:覆盖多元出行需求
围绕用户差异化需求,北汽新能源已构建起完整的产品矩阵。目前,企业推出大中小、高中低、续航里程200-400公里的五大系列十余款产品,全面覆盖A00级到B级车型,涵盖轿车与SUV等主流品类。从满足城市短途代步的A00级纯电动国民车,到续航能力突出的长续航车型,再到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小型车,产品布局兼顾经济性、实用性与科技感。在商业应用领域,企业较早布局纯电动出租车、物流车等专用车型,并推出换电版纯电动车,通过多样化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场景的出行需求,形成“私人消费+商业运营”双轮驱动的产品策略。
四、技术创新:从核心部件到整车性能的全面突破
在核心技术领域,北汽新能源坚持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电池工程中心专注于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优化与寿命延长技术研发,推动续航里程不断突破;智能网联工程中心聚焦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前沿领域,探索未来出行新形态;设计中心则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将运动、科技与环保理念融入产品设计。研发成果展厅内,自主研发的超级电动跑车采用碳纤维材质打造,兼具轻量化与高强度特性,百公里加速时间不足3秒,展现出企业在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技术储备。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也为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参考。
五、产业协同:构建产学研资融合的生态体系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蓝谷的定位不仅是研发总部,更是产业协同的枢纽。通过开放共创平台,企业积极链接全球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科研-产业-资本”深度融合。一方面,与高校共建实验室,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另一方面,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稳定的产业链生态。同时,通过资本纽带整合资源,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形成“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市场反馈-技术再升级”的良性循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质量、集约化方向发展。
六、发展历程:见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与市场的共振
北汽新能源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演进紧密相连。早期,依托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政策,企业开展纯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营,积累了宝贵的市场经验;随着私人购买补贴政策的实施,企业加快私人用户市场布局,推动纯电动车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从首批纯电动私人用户上牌,到纯电动物流车下线,再到换电模式的探索,企业的每一步布局都顺应了产业发展趋势,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企业实现了从单一车型到全谱系产品、从区域市场到全国布局的跨越。
七、未来展望:从行业引领到全球布局的战略升级
当前,北汽新能源正积极推进上市筹备工作,目标2018年实现上市,若进展顺利,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首个上市企业。上市后,企业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技术优势,同时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产品与技术“走出去”。中国蓝谷将持续以九大科研创新中心为核心,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科创中心,通过开放合作提升全球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企业正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先行者”向“全球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为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贡献力量。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中关村构筑"科技-资本"协同生态 辐射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8-11
中波携手华沙深化电动汽车领域合作 共推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
2025-08-11
2189部优质剧本云集怀柔 北京剧本推介会搭建交易桥梁
2025-08-11
巴塞罗那科技盛会谷歌虚拟运营策略激活全球产业链创新引擎
2025-08-11
奥的斯机电落户北京朝阳CBD 加速中国高端电梯市场布局
2025-08-11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IC新动能助推中国芯产业加速升级
2025-08-11
北京经济稳中向好 前三季度GDP增速6.7%引关注
2025-08-11
北京经济总量跃上两万亿台阶 现代服务业引擎作用凸显
2025-08-11
北京经开区"极速审批"模式助力生物医药项目高效落地
2025-08-11
北京经开区多路并行稳外贸 招商引资与企业服务双发力
2025-08-11
北京世园会特许经营工作启动 年初征集企业赋能园艺文化传播
2025-08-11
三大运营商在北上深等16城启动5G试点 助数字招商新布局
2025-08-11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