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企业变更营业执照“立等可取” 优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0日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北京东城区推出企业变更登记“立等可取”新举措,通过简化办理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创新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变更业务高效办结,为区域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聚焦变更登记核心需求,实现办理效率质的飞跃
企业变更登记是市场主体经营发展中的高频需求,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深入调研发现,变更登记业务占日常注册登记工作量的80%,且因涉及信息更新、材料核验等环节,办理流程往往比新设企业更为复杂。为破解这一痛点,东城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将企业变更登记办理时限大幅压缩,实现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高频变更业务“立等可取”,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往返奔波、等待时间长等问题,让企业能够更专注于生产经营活动。
二、推出“十个不”改革举措,构建全流程服务新体系
围绕登记注册、市场监管和服务企业全链条,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部门推出“十个不”创新举措,全方位优化服务体验。其中,“变更登记不往返”通过线上提交、线上审核、线下自助取照的闭环模式,实现企业变更业务“一次都不用跑”;“经营范围不死板”打破传统登记限制,对新兴行业企业的经营范围登记不再局限于固定分类,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需求适当放宽表述,助力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注册地址不核查”推行登记信用承诺制度,由申请人对住所(经营场所)的真实性、合法性作出承诺,登记环节不再进行现场核查,大幅简化审批流程。
三、创新经营范围登记方式,激活新兴产业发展活力
针对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发展特点,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部门在经营范围登记上推行更加灵活的政策。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自主申报经营范围,对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未明确列出的新兴业态,监管部门将提供专业指导,协助企业规范表述,确保既能准确反映企业经营内容,又不限制其创新发展空间。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新兴行业“登记难”问题,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平衡简化流程与风险防控
在简化注册地址核查流程的同时,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健全信用约束机制。商事登记申请人需就住所(经营场所)的产权权属、使用功能及法定用途等作出符合事实和规定的书面承诺,若违背承诺导致注册地址“失联”或出现其他违法违规情况,企业将被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相关失信信息及时向社会公示。通过“承诺+监管”模式,既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又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实现放管结合、宽进严管。
五、升级智慧服务平台,打造“不见面”办事新模式
为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完善智慧政务服务体系。企业可通过线上平台提交变更登记申请材料,系统自动核验、快速审批,审核通过后可通过自助取照设备打印营业执照,实现“自助取照不用等”。此外,针对企业档案查询需求,推出“企业登记信息材料远程查询服务平台”,企业可自助查询登记注册数据;社会公众可通过移动端应用随时随地查看全市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有效提升了数据利用效率和政务服务透明度。
六、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实现“精准监管+优质服务”
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创新监管方式。对守法经营企业推行“不打扰”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频次;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不教条”处理,通过约谈提醒、指导整改等柔性方式引导企业规范经营;对严重失信行为保持“不姑息”态度,特别是对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依法从重从严处罚,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种分类分级的监管模式,既保障了市场秩序,又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环境。
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
北京东城区始终将企业需求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优化新设企业登记服务的基础上,重点攻坚变更登记这一“关键小事”。通过“十个不”举措的落地实施,不仅解决了企业变更登记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更彰显了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的决心。下一步,东城区将继续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服务效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制度支撑。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