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17家企业迁至河北玉田 年内清退2000家非核心功能企业

所属地区:北京-通州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8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下,北京市通州区正加速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型升级。最新消息显示,当地政府通过招商引资与跨区域合作,引导17家食品加工、商贸类企业于本月迁入河北玉田县产业园,预计年底前还将完成2000家不符合城市副中心定位企业的调整退出。这一举措既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也为周边地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一、产业转移聚焦食品与商贸领域
此次首批迁移的17家企业以红螺食品、甜水园等老牌企业为代表,涵盖食品加工、农产品贸易等领域。河北玉田县作为承接方,已规划专项产业园区,提供土地、税收等政策支持。公开资料显示,玉田县近年来重点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其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与北京市场需求高度契合,为迁移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保障了供应链稳定性。
二、疏解工作分阶段推进
通州区制定的产业清退计划明确分三阶段实施:首批17家企业于本月完成迁移;第二批涉及纺织、建材等行业的500家企业将于第三季度启动搬迁;剩余企业将在年底前全部退出。相关部门强调,所有清退企业均经过多轮评估,主要针对高能耗、低附加值或与副中心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核心功能不匹配的业态。
三、大红门区域疏解成效显著
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区域,大红门地区已累计关停拆除物流仓储大院81处,疏解从业人员约1.2万人。这些大院原集中分布在南苑乡、大红门街道等区域,存在消防隐患突出、业态低端等问题。目前腾退土地将优先用于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与绿化空间,部分区域已启动智慧物流园试点项目。
四、跨区域协作机制持续深化
京津冀三地建立的产业对接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已有超过400家北京企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落户河北。通州区与玉田县签订的合作协议包含人才培训、技术共享等条款,例如迁移企业可保留研发部门在京,享受两地联合推出的科技创新补贴。这种差异化分工既避免产业空心化,又促进区域价值链重构。
五、后续保障措施同步落地
为减少企业迁移阵痛,通州区出台包括设备搬迁补贴、员工安置培训等12项配套政策。部分迁移企业反映,新厂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周期较原址缩短30%,且河北当地政府提供“一对一”审批代办服务。对于清退企业涉及的劳动合同变更问题,人力资源部门已开通跨区域仲裁绿色通道。
此次产业调整是北京落实新版城市总规的关键步骤,通过疏解与提升并举,推动京津冀产业布局从“单中心聚集”向“多节点协同”转变。未来三年,通州区还将建立动态评估机制,确保疏解成果与城市副中心建设目标深度契合。

北京通州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通州区产业园区

北京通州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通州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