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设计亮相 打造全球最大交通综合体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这一全球最大交通枢纽综合体进入建设新阶段。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工程,该项目将通过高效整合多种交通方式与绿色技术应用,为区域招商引资注入强劲动能,进一步推动首都功能优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枢纽定位与规模创新纪录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位于通州区杨坨地区,总建筑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相当于7.1个北京南站的体量,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交通枢纽综合体。根据规划,该项目总用地约70公顷,地上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超百万平方米,涵盖高铁、城际、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多维换乘体系。
二、立体化交通网络全面覆盖
该枢纽将集成京唐城际、京滨城际两条区域快线,并衔接城际铁路联络线、京秦铁路等骨干线路。同时,轨道交通M6线、M18线(R1线)及预留的D1线将实现无缝换乘,形成连接京津冀城市群与北京市中心城区的“1小时交通圈”。未来,乘客在此可完成高铁与地铁、市郊铁路的快速转换,日均客流承载能力预计突破百万人次。
三、绿色技术引领可持续发展
设计方案特别强调低碳理念,通过太阳能光伏系统、地源热泵等技术与常规能源智能协同,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15%。枢纽屋顶将大面积铺设光伏板,地下空间采用地热调节温控,配套建设海绵城市设施,全年可减少碳排放数万吨。
四、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工程,该枢纽建成后将显著提升通州区交通能级,带动商务服务、科技创新等产业集聚。其辐射范围覆盖河北廊坊、天津宝坻等周边区域,为京津冀一体化提供基础设施支撑。目前,周边已规划商业综合体与智慧城市配套项目,预计拉动千亿级产业投资。
五、智能化运营提升服务效能
枢纽内部将部署全息感知系统与AI调度平台,实现客流监测、应急响应等功能的数字化管理。乘客可通过智能导航终端获取实时换乘信息,站内商业服务与交通功能实现数据互联,打造“站城融合”示范样板。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计划于2025年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其建设进度与技术创新已引发国际交通规划领域广泛关注。该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优化首都都市圈空间格局,为世界超大型枢纽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