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央企聚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显成效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近年来,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与招商引资优势,通过资金投入、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升级等多元化举措,助力深度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在“三区三州”等重点区域累计实施扶贫项目超千个,带动特色产业崛起和民生条件显著改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精准帮扶覆盖近半国家级贫困县
中央企业以结对帮扶为抓手,重点对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46个,占全国总数的42%。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带,79个对口支援县成为帮扶核心区域。通过因地制宜的产业规划,当地特色农业、手工业等实现规模化发展,例如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的牦牛乳制品加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特色林果产业链等项目,有效激活了区域经济内生动力。
二、资金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协同发力
在扶贫资金使用方面,中央企业注重发挥杠杆效应。2017年直接投入扶贫资金5.9亿元,同时引导社会资本超40亿元参与项目建设。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冷链物流基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旅游环线建设等工程,均通过政企合作模式破解了资金瓶颈。这种“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机制,使得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创新金融工具培育长效发展动能
由国资委主导设立的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成为金融扶贫的重要创新。截至2018年初,基金规模已达154亿元,完成45个重点项目投资,覆盖所有集中连片特困区。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基金支持的清洁能源项目不仅解决了当地用电难题,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生态养殖项目则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超5000户贫困家庭稳定增收。
四、多维度成效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扶贫实践表明,中央企业的介入显著提升了贫困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光伏扶贫电站与退耕还林工程同步推进,既保障了群众收益又修复了生态;在教育医疗领域,援建的乡镇卫生院和远程教育平台让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大幅扩展。第三方评估报告指出,这些举措使受援地区贫困发生率平均下降逾15个百分点,为后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中央企业正进一步深化帮扶机制,将脱贫攻坚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通过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技术培训和拓展消费帮扶渠道,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贡献央企力量。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