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小微企业贷款规模突破31万亿 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稳增长

金融业 小微企业 经济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8日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取得显著成效。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突破31万亿元大关,信贷资源持续向实体经济倾斜,为各地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在普惠金融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通过优化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一、普惠金融体系持续完善
为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决策部署,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增设村镇银行等举措,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已形成以1600余家村镇银行和17家民营银行为代表的基层服务网络,重点覆盖县域及农村地区市场。在监管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通过发行专项金融债、优化信贷审批流程等方式,持续扩大对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
二、涉农金融服务质效双升
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涉农信贷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截至最近一个季度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超31万亿元,同比增速接近8%。农业保险参保规模突破2亿户次,小额人身保险和大病保险分别覆盖上亿人群,形成"信贷+保险"的双重保障机制。部分粮食主产区通过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纳入信贷支持范围,显著提升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可获得性。
三、减费让利政策成效显著
监管部门通过持续整治金融领域不合理收费,推动银行业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公开信息显示,仅规范服务收费一项措施,就为市场主体减负超400亿元。多地金融机构还推出"无还本续贷"服务,帮助小微企业降低转贷成本。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业集聚区,部分银行将信用贷款占比提升至30%以上,有效缓解了轻资产企业的担保难题。
四、数字化转型赋能精准服务
随着金融科技应用深化,线上化信贷服务显著提升了融资效率。部分金融机构依托税务、工商等大数据,开发了"秒批秒贷"的纯信用产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有银行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全流程线上办理,平均审批时间压缩至48小时内。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使得核心企业信用可沿产业链多级传导,惠及更多上下游小微企业。
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持续优化,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下一步,需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的协同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支持。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