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党建引领城乡融合 结对共建赋能转型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4日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基层党建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通过创新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将政策资源与基层实践深度结合,在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等领域探索出协同发展新路径。以四季青镇玉泉村为代表的城乡接合部,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城市化转型注入红色动能。
一、筑牢战斗堡垒破解转型难题
海淀区四季青镇玉泉村作为典型的城乡过渡带,承担着集体经济升级、空间资源优化等重任。该区域党组织通过建立"问题清单"机制,将土地集约利用、集体资产盘活等21项重点任务纳入党建责任考核。在2023年启动的"百日攻坚"行动中,党员带头完成3万平方米低效产业用地腾退,为引进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腾挪空间。这种以党建促发展的模式,已被纳入北京市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二、创新共建机制激活发展动能
市级机关与村级党组织结对共建,构建了双向赋能的新格局。2023年夏季启动的"城乡支部手拉手"项目中,双方围绕政策落地、人才培育等开展联合研讨12次,推动惠农资金精准投放逾千万元。在共建框架下,玉泉村建成数字经济孵化平台,吸引7家科技企业入驻,带动集体经济年增收超30%。这种"机关输血+村级造血"的联动模式,为城乡要素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思想领航定向凝聚奋进力量
基层党组织将政治建设贯穿发展全过程,通过"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化理论武装。在2023年开展的专题教育中,累计组织党员群众学习乡村振兴政策47场次,覆盖2000余人次。实践表明,强化"四个意识"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拆违治乱、环境整治等硬任务中展现出更强执行力,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四、培育先锋队伍夯实人才根基
针对基层治理人才短缺问题,海淀区实施"头雁培育计划",通过跨区域挂职、专题培训等方式提升干部能力。2023年以来,累计选派43名机关干部到玉泉村等重点区域实践锻炼,同时吸纳12名返乡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这种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既输送了城市治理经验,又保留了乡土发展智慧。
当前,北京正处于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关键期。实践证明,只有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蹚出新路。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共建机制,在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领域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为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