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 雄安建设展现新风貌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北京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加速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与雄安新区建设,着力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样板。雄安新区作为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在央企总部迁移、高校医院疏解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彰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化实施。北京同步强化科技创新与城市治理,探索人口密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全国提供示范。
一、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进展
雄安新区建设严格遵循"集中承载地"功能定位,首批3家央企——中国星网、中国华能、中国中化已完成总部选址,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同期,首批疏解的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基本确定雄安新区项目选址,疏解工作以稳妥有序为原则稳步推进。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信息,此类疏解聚焦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等核心领域,严控产业准入标准,明确"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此举有效缓解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优化首都核心功能布局。
二、高质量发展内涵持续深化
北京以"四个中心"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减量发展与动能转换。一是强化创新策源功能。依托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深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技术攻关。科学技术部数据显示,北京研发投入强度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二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推行告知承诺制、"一业一证"等创新举措,北京市政务服务局公开案例显示,企业开办效率提升60%以上。三是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推广"回天地区"治理经验,通过街区更新、交通综合治理及智慧城市建设,实现超大城市的可持续运行。
三、区域协同发展构建新格局
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两翼"联动,推动京津冀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河北公开资料显示,京雄城际铁路、京德高速公路等骨干交通网络已全面贯通,实现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半小时通达。产业协作方面,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在雄安设立分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承接首钢、金隅集团等制造业转移项目。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成效显著,三地建立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及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部监测表明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较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初期下降40%以上。
四、制度创新激发长效发展动能
北京市与雄安新区联合探索跨区域政策协同机制。在土地管理领域,试行差别化供地模式,优先保障科研教育、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需求。财政税收方面,研究制定疏解企业税收分成机制,财政部官网显示,中央财政已设立专项转移支付支持雄安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流动机制取得突破,北京海淀区与雄安联合发布"雄才卡"制度,实现职称互认、社保互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此列为区域人才一体化改革试点。
五、高质量发展标杆的全球价值
北京模式对全球特大城市治理具有启示意义。世界银行专家在《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指出,北京"减量发展"经验为资源约束型城市提供了转型范式。联合国人居署发布案例研究称,雄安新区"先地下后地上"的智慧城市规划、蓝绿空间占比70%的生态框架,为新城建设树立国际标准。通过疏解非核心功能、强化高精尖经济结构、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北京实践验证了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其制度创新成果正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向新兴经济体输出。
北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制度创新的智慧破解"大城市病",雄安新区从规划蓝图迈向实质建设,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深度实施阶段。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双轮驱动下,北京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不仅重塑城市内在肌理,更通过制度性开放为全球城市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