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区招商引资助推生态转型 工业用地换绿园重现运河繁华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市通州区通过招商引资生态项目,疏解低效工业用地转型为湿地公园,实现还绿于民,重塑运河古镇风貌。这一举措在通州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促进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
一、城市副中心生态优先战略驱动转型。2021年,北京市明确通州区作为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定位,强调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在“疏解整治促提升”政策框架下,通州区启动工业用地优化行动,重点针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腾退。2022年,该区累计清理低效产业用地超过千亩,引导资本投入绿色产业。例如,张家湾镇工业大院集中区经过系统规划,逐步转型为生态功能区。这种转型不仅缓解城市环境压力,还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湿地保育、文旅开发等高端项目,构建城市绿肺体系。
二、工业大院疏解腾退加速空间释放。通州区工业重镇张家湾原有密集工业集群,2021年起实施分类疏解,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截至2023年初,该镇腾退土地近5000亩,其中约七成用于生态建设。疏解过程遵循市场化原则,协调企业外迁与职工安置,确保社会稳定。同时,区政府出台配套政策,如税收优惠,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土地修复。通过这一路径,腾退空间优先保障公共绿地,推动区域从“灰色工业”向“绿色生态”转变。
三、大型湿地公园规划凸显文化底蕴。疏解腾退土地集中用于张家湾公园和凉水河湿地公园建设,项目一期于2023年启动。张家湾公园设计中融入历史村落肌理,设置漕运码头景观、运河文化展示区,再现京杭大运河黄金时代风貌。凉水河湿地公园则强化水系连通,打造生态湿地网络,增强城市防洪能力。两公园总规模逾四千亩,引入现代生态技术保育物种多样性。工程进度严格监管,分阶段实施,确保2024年初步开放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
四、运河文化场景复兴拉动招商引资。通州区深挖张家湾古镇运河遗产,通过公园景点设置复活历史场景,如商贾驿站、运河集市。2023年底,文旅部门整合资源推出主题体验项目,配套建设文创孵化区。这一过程结合招商引资,定向招引生态服务、智慧旅游企业入驻,促进就业与经济升级。据初步统计,公园周边土地增值显著,绿色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二成,形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格局。
五、多重效益助力副中心可持续发展。湿地公园建设作为通州区绿色转型典范,2024年将完成系统整合,串联周边生态带形成完整屏障。环境监测显示,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明显,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体现副中心宜居水平。该模式已在通州其他城镇推广,如马驹桥区试点工业用地换绿经验。下一步,聚焦长效机制建设,强化法律法规监管,确保生态成果长期惠及市民。
六、公众参与共促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以来,通州区组织社区论坛收集民意,优化公园设计方案,避免重复建设风险。例如,张家湾镇居民参与湿地志愿者项目,增强市民认同感。政府定期发布生态报告,透明化进程数据,夯实公众信任基础。同时,教育部门联动学校开展生态课堂,培养青少年环保意识,筑牢城市绿色基因。展望未来,通州区将持续深化疏解换绿行动,贡献北京高质量发展范例。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