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密云科委聚力高端装备制造业构筑区域发展新动能
智能装备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市密云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密云科委”)立足区域功能定位,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通过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深化科技服务,精准助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一、打造协同创新引擎,积蓄源头创新动能
密云科委着力建强北京智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核心载体。该中心自2021年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充分发挥连接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了一套高效运转的协同研发机制与成果转化通道。通过定期组织技术对接会、需求诊断沙龙和创新项目路演,中心不仅深度挖掘企业技术痛点,更系统性引入和储备了涵盖精密加工、智能控制、先进材料等方向的创新项目百余项。通过设立专项种子基金和提供全链条孵化服务,中心有效促进了创新要素的汇聚和初创项目的成长,显著提升了区域内装备制造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二、加速产业载体落地,构建集约发展格局
重点推进的超同步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其一期工程整体建设按既定目标稳步推进,主体结构及核心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该产业园致力于打造“研发-中试-生产”一体化闭环生态,规划布局符合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的标准化厂房和创新实验室。得益于优越的硬件支撑与前期高效的企业对接工作,园区在建设阶段就已前瞻性地征集和储备了覆盖高端机床核心功能部件、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智能化生产线解决方案等多个前沿领域的重点研发课题百余项,其中部分课题已由首批入驻企业实现成果转化,产出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专利技术与样机产品。
三、前瞻布局专业园区,吸引顶尖科研项目
依托区域发展规划,密云科委协同多部门完成了中科智能超精密产业园的高标准规划设计方案。该园区定位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突破超精密制造技术瓶颈的特色化平台,其规划深度融入了绿色、智慧、集约的发展理念。园区建设的高起点和精准定位产生了强大的磁吸效应,成功吸引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落户。其中,中国科学院所属机构主导的“分子影像”精密诊疗设备研制项目以及“步态识别”智能感知系统项目已于2023年下半年正式签约入驻园区预备区域。这两个项目技术壁垒高、产业带动性强,预计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密云在精密光学、智能传感等尖端领域的科技地位,并牵引形成相关产业链条。
四、完善政策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密云科委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更加完善、更富针对性的政策服务体系以支撑高端制造业发展。2021年起,即系统梳理发布涵盖研发投入补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人才引进等多维度的政策清单和实操指南,通过线上平台精准推送和线下专员“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特别注重解决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联合多家专业金融机构设立了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风险补偿资金池,并在2024年初升级了相关金融服务模式,显著缩短了企业获得研发支持的周期。通过政策引导和精准服务,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
五、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瞄准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卡脖子”难题,密云科委积极扮演“组织者”和“助推者”角色,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023年,集中力量整合了区内重点制造企业技术需求和国内外顶尖高校院所相关学科资源,组织开展了数次深度技术对接。促成包括北京知名高校机械工程学院与区内骨干装备企业在内的多个实质性合作体,围绕高精度数控系统稳定性优化、特种环境作业机器人可靠性提升、新型节能传动装置设计等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展开联合攻关。这些合作项目获得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并进展顺利,部分技术难题已取得阶段性突破,相关成果正在转化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六、强化创新人才支撑,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密云科委高度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了多项引才、育才、留才举措。一方面,积极对接国内顶尖工程技术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领军人才和关键核心技术骨干。另一方面,着力构建面向本地人才的长效培育机制,2022年启动了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培育计划,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和导师辅导。同时,依托在建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和超精密产业园,探索建立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打造集实践锻炼、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为一体的人才发展平台,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充足的高技能人才资源。
七、推动产业升级迭代,壮大区域经济引擎
密云科委系统性的工作布局与务实举措,正深刻重塑区域产业生态,推动密云高端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精密化方向加速迭代升级。通过一系列创新平台的打造、专业园区的建设、重大项目的落地以及高效精准服务的提供,一个特色鲜明、链条完整、创新活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态链正在密云加速形成。这不仅为区域带来了可观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值增量,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强大的内在增长动力和技术策源能力,有力支撑北京市相关产业规划的实现,并为密云区在新发展阶段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科技与产业基础。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密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将愈加凸显。
一、打造协同创新引擎,积蓄源头创新动能
密云科委着力建强北京智能装备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核心载体。该中心自2021年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充分发挥连接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了一套高效运转的协同研发机制与成果转化通道。通过定期组织技术对接会、需求诊断沙龙和创新项目路演,中心不仅深度挖掘企业技术痛点,更系统性引入和储备了涵盖精密加工、智能控制、先进材料等方向的创新项目百余项。通过设立专项种子基金和提供全链条孵化服务,中心有效促进了创新要素的汇聚和初创项目的成长,显著提升了区域内装备制造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二、加速产业载体落地,构建集约发展格局
重点推进的超同步智能装备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其一期工程整体建设按既定目标稳步推进,主体结构及核心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该产业园致力于打造“研发-中试-生产”一体化闭环生态,规划布局符合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的标准化厂房和创新实验室。得益于优越的硬件支撑与前期高效的企业对接工作,园区在建设阶段就已前瞻性地征集和储备了覆盖高端机床核心功能部件、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智能化生产线解决方案等多个前沿领域的重点研发课题百余项,其中部分课题已由首批入驻企业实现成果转化,产出具有较高市场价值的专利技术与样机产品。
三、前瞻布局专业园区,吸引顶尖科研项目
依托区域发展规划,密云科委协同多部门完成了中科智能超精密产业园的高标准规划设计方案。该园区定位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突破超精密制造技术瓶颈的特色化平台,其规划深度融入了绿色、智慧、集约的发展理念。园区建设的高起点和精准定位产生了强大的磁吸效应,成功吸引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落户。其中,中国科学院所属机构主导的“分子影像”精密诊疗设备研制项目以及“步态识别”智能感知系统项目已于2023年下半年正式签约入驻园区预备区域。这两个项目技术壁垒高、产业带动性强,预计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密云在精密光学、智能传感等尖端领域的科技地位,并牵引形成相关产业链条。
四、完善政策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密云科委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起更加完善、更富针对性的政策服务体系以支撑高端制造业发展。2021年起,即系统梳理发布涵盖研发投入补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奖励、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人才引进等多维度的政策清单和实操指南,通过线上平台精准推送和线下专员“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政策红利直达企业。特别注重解决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联合多家专业金融机构设立了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风险补偿资金池,并在2024年初升级了相关金融服务模式,显著缩短了企业获得研发支持的周期。通过政策引导和精准服务,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
五、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瞄准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卡脖子”难题,密云科委积极扮演“组织者”和“助推者”角色,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023年,集中力量整合了区内重点制造企业技术需求和国内外顶尖高校院所相关学科资源,组织开展了数次深度技术对接。促成包括北京知名高校机械工程学院与区内骨干装备企业在内的多个实质性合作体,围绕高精度数控系统稳定性优化、特种环境作业机器人可靠性提升、新型节能传动装置设计等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展开联合攻关。这些合作项目获得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并进展顺利,部分技术难题已取得阶段性突破,相关成果正在转化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六、强化创新人才支撑,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密云科委高度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了多项引才、育才、留才举措。一方面,积极对接国内顶尖工程技术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领军人才和关键核心技术骨干。另一方面,着力构建面向本地人才的长效培育机制,2022年启动了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培育计划,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和导师辅导。同时,依托在建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和超精密产业园,探索建立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打造集实践锻炼、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为一体的人才发展平台,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充足的高技能人才资源。
七、推动产业升级迭代,壮大区域经济引擎
密云科委系统性的工作布局与务实举措,正深刻重塑区域产业生态,推动密云高端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精密化方向加速迭代升级。通过一系列创新平台的打造、专业园区的建设、重大项目的落地以及高效精准服务的提供,一个特色鲜明、链条完整、创新活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态链正在密云加速形成。这不仅为区域带来了可观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产值增量,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强大的内在增长动力和技术策源能力,有力支撑北京市相关产业规划的实现,并为密云区在新发展阶段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科技与产业基础。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密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将愈加凸显。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京市四区监察委成立助力廉政建设与招商引资新格局
2025-07-18
【北京招商】海淀本土文化走进东升科技园 科技赋能历史文脉传承
2025-07-18
【海淀区招商】海淀百亿基金赋能科技企业 政企合力化解金融风险
2025-07-18
海淀区优化招商引资服务机制 赋能总部经济创新发展
2025-07-18
【海淀区招商】中关村海淀园导航产业协同突破 赋能多元场景发展
2025-07-18
【招商】中关村金融科技联盟助力产业升级 62家领军企业入驻协同平台
2025-07-18
【海淀区招商】海淀区携手北京市科委打造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首道难题
2025-07-18
【北京招商】中关村创客小镇首批企业签约入驻 打造创新创业生态新高地
2025-07-18
望京SOHO打造全球首个5G全覆盖写字楼标杆 助力首都招商引资新突破
2025-07-18
【朝阳区招商】智能金融扬帆 普惠服务落地朝阳
2025-07-18
朝阳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全面生效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2025-07-18
北京市工商业电价四度下调 助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
2025-07-18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