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京津冀入选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试点 构建区域协同回收体系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6日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确定京津冀地区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将统筹推进回收体系建设,推动车企落实责任、构建区域化回收网络,通过多元措施促进电池回收,为区域招商引资和绿色产业升级创造机遇。
一、试点设立的政策背景与区域布局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成为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确定包括京津冀地区在内的多个试点地区及企业,旨在通过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回收利用模式。京津冀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圈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此次入选试点,将重点承担区域协同回收机制构建、跨产业链合作模式创新等任务,为北方地区电池回收利用提供示范。
二、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核心举措
试点地区将从四方面推进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一是推动汽车生产企业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车企依托现有售后服务渠道,在京津冀区域内布局回收服务网点,确保消费者能够便捷交投废旧电池。二是促进跨产业链合作,鼓励车企与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综合利用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构建“回收—存储—运输—拆解—再利用”的区域化闭环体系。三是强化信息公开,试点地区将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公开回收网点分布、电池流向等信息,保障回收过程透明可追溯。四是推出激励措施,通过回购、以旧换新等方式降低消费者交投成本,提升废旧电池回收积极性。
三、京津冀区域协同优势与实践基础
京津冀地区在电池回收领域具备先天协同优势。北京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方面领先,可提供技术支撑;天津拥有完善的汽车制造业基础,车企及电池生产企业集聚,便于回收网络落地;河北在报废汽车拆解、再生资源利用领域已有布局,能够承接电池拆解处理环节。三地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此前已在环保、交通等领域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这为电池回收协同管理、跨区域运输协调等提供了实践基础,有助于打破行政壁垒,提升回收效率。
四、试点实施的示范意义与产业影响
此次试点对京津冀及全国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具有多重意义。在生态层面,规范的回收利用可减少废旧电池环境污染风险,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在产业层面,将带动电池回收、拆解、材料再生等相关产业发展,吸引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等企业入驻,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助力区域招商引资。同时,试点探索的区域协同模式、生产者责任延伸落实路径等经验,未来有望向全国推广,为构建覆盖全国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提供支撑,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