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聚焦通州园人才发展助力产业升级

人才政策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北京-通州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近日,北京市人才工作协调机制调研组深入中关村通州园核心片区开展专题考察,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领域的人才需求展开调研,为区域招商引资和产业链优化提供战略支撑。该行动旨在强化市级人才政策在副中心建设中的精准落地,推动创新资源向重点功能区集聚,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种业科技高地。
一、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与科研平台建设情况,详细听取园区在生物育种、智慧农业领域的技术攻关进展。园区目前已建成国家级分子育种实验室等10余个创新载体,吸引20余家生物技术企业入驻,形成以基因编辑、智能农机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市级部门现场协调解决高端实验设备跨境采购、种质资源国际交换等瓶颈问题。
二、座谈会上重点研讨了现代农业领域人才引育机制创新。数据显示,通州区近两年通过"朱雀计划"引进种业领军人才17名,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9支,但在分子设计育种、AI驱动育种等前沿领域仍存在约30%的高端人才缺口。市级调研组指出将建立"揭榜挂帅"专项通道,试点赋予战略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
三、在科技成果转化环节,通州园探索出"首席科学家+转化经纪人"双轨模式。调研显示该模式已推动12项专利技术产业化,其中耐盐碱水稻技术年产值突破亿元。市级部门明确支持构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区"三级孵化体系,强化对中青年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政策。
四、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园区配套建成国际学校、人才公寓等设施,外籍专家占比提升至15%。针对外籍人才反映的跨境数据流动、科研样本通关等诉求,调研组现场部署建立市级部门联动响应机制,承诺审批时限压缩50%。
五、种业产业链招商取得新突破。依托本次调研形成的政策清单,通州园同步启动"种业强链工程",重点引进基因测序装备、生物信息分析等关键环节企业。目前已完成首期200亩产业用地规划,预计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30亿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种业创新示范区。
六、市级部门协同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本次推动建立涵盖34个委办局的"人才服务联席机制",在通州园试点"一窗通办"人才事项审批平台。针对企业反映的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明确建立"服务包"责任制,由处级干部对口联系重点创新团队。
七、区域协同培育机制加速形成。通州园联合津冀三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每年互派200名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聚焦生物育种共性技术,三地联合设立攻关专项基金,为京津冀种业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本次深度调研标志着北京市人才工作向产业链核心环节聚焦迈出关键步伐。通过政策资源精准导入和服务能级系统提升,通州园正加快构建"人才引领技术突破—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产业反哺人才集聚"的良性生态,为首都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北京通州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通州区产业园区

北京通州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通州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