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于家务乡环境提升工程助力区域新布局
所属地区:北京-通州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0日
于家务回族乡持续推进环境整治项目,通过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为后续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相关工作严格遵循市级部署要求,现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环境整治项目系区域发展重要基础性工程
该乡启动的环境提升计划作为市级专项行动的组成部分,已于2018年完成前期系统性规划。项目重点对两条主干道沿线进行综合整治,包含违法建设拆除、景观绿化提升等内容。相关措施旨在解决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全面优化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物理空间载体。
二、依法推进拆违腾退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执行环节中,属地管理部门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依照法定程序有序推进工作。部分行政村通过民主议事机制向居民详细说明政策要求,取得广泛理解支持。多数涉及住户主动配合搬迁工作,形成自拆自清的积极态势。个别行政村的腾退区域超过两千平方米,相关土地整理工作正按节点目标顺利实施。
三、生态修复与产业规划同步实施
腾退区域优先布局公共绿地和生态空间,同步完善公共服务网络。有行政村计划结合河道治理项目打造滨水景观带,逐步构建乡村旅游服务节点。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境品质提升是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基础保障,未来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色民宿开发。部分商户虽然经营受影响,但对区域长远发展持乐观态度。
四、土地集约利用支撑可持续发展
本次专项行动涵盖建设用地、农用地等不同类型的空间治理。通过集中连片整治,预计可盘活存量土地千余亩。这些土地后续将用于高新农业示范园建设,并为科技创新企业预留发展空间。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有效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形成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五、构建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
为确保整治效果可持续,管理部门制定年度动态监测方案。建立由路长负责的日常巡查机制,严防新生违法占地行为。在规划设计阶段预留智慧监测设备安装接口,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精度。设置企业准入负面清单,从源头控制高耗能低产出项目落地。
该乡通过系统性环境治理工程,逐步实现从空间重构到功能升级的转型发展。以环境品质提升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为承载创新型产业创造基础条件。相关工作对首都城乡结合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示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