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武廊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示范区揭牌
现代服务业
所属地区:北京-通州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0日
三地构建人才服务一体化新格局
通武廊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向纵深推进。三地通过政策协同、企业联盟、服务升级等举措,强化招商引资与人才流动联动,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一、政策协同构建一体化保障环境
2023年,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际协调小组第四次会议明确,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将共同探索建立区域统一的人力资源服务政策保障体系。三地人力社保部门协商一致,围绕服务信息、政策、提供及升级一体化开展合作。根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社会组织的服务效能,三地将制定统一的资金补贴、流程简化等扶持奖励政策;依据现有人才政策体系,对区域内交流、安置的人才及劳动力,在资金补贴、住房安置、资格评审等方面建立统一保障奖励标准,消除人才流动的政策壁垒。
二、企业联盟激活市场主体协同动能
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协同,三地选取多家重点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共同组建“通武廊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联盟”,并签订《通武廊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联盟将搭建企业间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与创新联动,推动区域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服务标准、技术应用、业态创新等方面达成共识,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区域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支撑。
三、全链条服务支撑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
示范区成立后,三地将聚焦人才发展全周期需求,打造覆盖多业态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定期举办人力资源服务高端研讨、品牌峰会、招聘活动、专业培训等,为区域内企业及个人提供精准服务。具体包括人才寻访引进、服务管理、交流共享、定向培养,以及灵活用工、劳动力技能培训、档案管理、战略咨询、职业规划、福利管理等解决方案,通过全链条服务促进人才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助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多维协同筑牢区域一体化发展基础
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始于2017年,当年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印发《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将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纳入规划,标志着三地人才合作进入系统化推进阶段。此后三年间,三地在教育、医疗、旅游、警务等领域签订多项合作协议,通武廊教育发展共同体、区域性医联体、旅游合作联盟、区域警务合作指挥平台等相继启动,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区域协同基础。此次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成立,是对前期合作成果的深化,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人才服务生态,推动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