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政激发境外投资动能助力企业扬帆出海

外商投资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北京市近期出台的《北京市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优化制度设计、提升服务效能、强化全流程监管,为本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注入新活力。这一举措显著优化了北京市招商引资软环境,旨在引导企业更规范、高效地参与全球竞争,实现高水平"走出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紧扣国家战略,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该办法是北京市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国际产能合作部署的关键制度创新。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北京市深度调研企业跨国经营痛点,在总结多年管理实践基础上,系统整合投资促进与风险防控机制。明确将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核心目标,构建起覆盖投资全链条的政策框架,为北京企业跨境布局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数字赋能提效,构建智慧服务体系
新政将"境外投资直通车"平台功能全面升级并制度化。企业可在线完成备案申请、材料提交、进度查询等全流程操作,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备案时限大幅压缩,受理环节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完成,正式备案承诺时限控制在5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同步整合跨境投资政策库、国别指南、风险预警等资讯模块,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决策支持。
三、创新监管机制,筑牢风险防控网络
首次明确将境外再投资、金融类境外投资纳入统一监管范畴,填补制度空白。建立"事前合规引导+事中动态监测+事后追溯问责"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实现投资行为在线监测,对异常项目启动约谈函询与现场核查机制。创新信用约束手段,将违规行为纳入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联动市场监管、外汇管理等部门实施联合惩戒,显著提升违规成本。
四、引导负责任投资,塑造国际品牌形象
政策特别强调企业履行海外社会责任,要求投资主体恪守诚信经营准则,严格防范恶性竞争。明确指引企业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员工权益保障,尊重当地文化习俗。通过设立企业海外履责评价机制,鼓励参与社区建设与公益事业,推动中国投资者形象从"资本输出"向"价值共赢"转型,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社会基础。
五、驱动产业升级,培育跨国竞争新优势
北京近年来聚焦高精尖产业领域,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龙头通过跨境并购获取关键技术,如某集成电路企业2023年完成对欧洲半导体设计公司的战略收购。此举推动研发资源全球配置,促进首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同时带动工程设计、专业服务等配套产业协同出海,形成更具韧性的国际产业合作生态。
六、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双向投资循环
北京市通过政策发布、专题培训、个案辅导等形式强化政企沟通,帮助投资者精准把握RCEP等国际规则。在自贸试验区开展跨境投资便利化试点,简化资金出入境流程。完善海外权益保护应急机制,联合法律机构提供跨境纠纷调解服务。随着新政深化落实,北京企业境外投资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动能。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