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园区转型新蓝图:职住平衡与多功能空间重塑
所属地区:北京-石景山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3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石景山区以首钢老工业区改造为核心,通过招商引资推动产城融合。最新规划显示,首钢东南区将集中建设住宅群以促进职住平衡,北区则通过多功能用地调整预留发展弹性,标志着这片8.63平方公里的工业遗存正式迈入"后冬奥时代"的城市更新阶段。
一、空间重构:从单一工业到复合生态
2023年公布的控规方案显示,首钢北区2.9平方公里范围内,永定河沿岸原旅游休闲用地全部调整为多功能用地,与冬奥组委驻地形成功能呼应。长安街西延线南侧商业用地退让形成的绿带,与规划中的南北向中心公园构成"十字形"生态骨架,工业遗存与自然景观的共生模式成为最大亮点。
二、东南区转型:居住功能主导的城市修补
占地124.5公顷的东南区在2024年最新调整中,将原工业仓储区置换为18个居住地块。规划要求新建住宅需配建15%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社区医疗与教育用地,此举直接对接石景山区"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新增5万套保障性住房的部署。
三、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创新实践
北区保留的3号高炉等工业构筑物,将结合多功能用地改造为文化体验空间。参照德国鲁尔区更新经验,架空管廊和铁轨等元素将转化为线性公园载体,这种"新旧共生"模式已列入国家发改委2023年老工业基地改造典型案例。
四、交通体系与区域联动升级
规划新增古城南一路等3条主干道,衔接地铁11号线西延段站点。值得关注的是,莲石西路与阜石路将形成双层立体交通廊道,实现门头沟区与丰台区的30分钟直达,该工程预计2026年竣工。
五、公众参与机制持续完善
现行规划方案公示期间,共收集有效反馈意见217条,其中关于绿地占比的合理化建议已被采纳。石景山区相关部门表示,后续将建立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确保改造过程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关于"减量发展"的要求。
此次转型不仅涉及物理空间重塑,更包含产业导入、人口疏解等系统性工程。随着中国宝武等企业总部陆续入驻,首钢园区正逐步验证工业锈带向城市秀场转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