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光伏领袖峰会热议新一批领跑者计划实施路径
新能源产业
行业峰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9日
国家能源局近日就新一批光伏领跑者计划下发通知征求意见,行业协会随即组织企业家、专家在相关峰会闭门会议中深入研讨并反馈建议,峰会论坛上业内权威人士也围绕计划优化、质量提升、分布式发展等议题发表看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及招商引资注入新方向。
一、效率指标需与系统质量协同考量。业内普遍认为,领跑者计划在关注转换效率的同时,更应将系统整体质量作为核心衡量标准。当前征求意见稿虽响应了部分行业呼吁,在指标设置上较以往有所完善,但关键在于落地执行阶段如何通过市场准入机制、全过程监管等手段,确保光伏电站建设质量可控,避免因单纯追求效率而忽视工程安全、运维保障等长效问题,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
二、分布式应用领域亟待纳入“领跑”范畴。从行业发展趋势看,集中式电站虽仍是当前领跑者计划的主要载体,但分布式发电作为国家重点推进的方向,尚未在计划中得到充分体现。多位专家指出,领跑者计划不应仅局限于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更需延伸至分布式系统的应用层面,通过标准制定、模式创新、技术集成等方式,引领分布式光伏在户用、工商业、公共建筑等场景的高效应用,填补当前分布式领域技术与管理的短板。
三、前沿技术计划需平衡创新与实际。针对光伏发电前沿技术应用依托基地(“超级领跑者”)计划,行业存在不同看法。部分观点认为其可能存在“拔苗助长”风险,但也有分析指出,该计划因设置较高准入门槛,仅少数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可参与,且明确要求三年内完成建设并推动技术产业化,为企业预留了技术迭代空间,有助于加速高效电池、智能运维等前沿技术的落地转化,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四、融资条款公平性需进一步优化。计划中“融资成本低于现行基准利率一定比例可获加分”的条款引发关注。企业代表提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能够稳定达到这一融资成本标准的主体相对有限,可能导致竞争机会不均。建议结合行业实际融资状况调整该条款,或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让更多企业公平参与竞争,激发市场活力。
五、补贴发放问题成行业核心关切。补贴拖欠一直是影响光伏企业现金流和投资信心的重要因素。业内建议,国家需加大力度解决补贴发放滞后问题,可探索设立专项债券等创新方式,确保补贴足额及时到位。若补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企业资金成本有望显著下降,度电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从而提升光伏项目的投资回报能力和行业整体竞争力。
六、计划落实需强化全链条监管。征求意见稿的优化方向获得认可,但落地效果仍需监管保障。行业呼吁建立从项目申报、建设实施到运营维护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电站质量、技术指标等进行常态化评估,对未达标的项目严格执行退出机制,确保领跑者计划真正发挥技术引领和质量示范作用。
七、技术指标设置应贴合产业实际。随着光伏技术快速迭代,计划中的技术指标需动态调整以反映行业现状。专家建议,指标设置既要体现前瞻性,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又要避免脱离当前产业成熟度,通过调研摸底、企业座谈等方式,使指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具备可实现性,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升级。
八、分布式“领跑”需破解标准化难题。分布式光伏因应用场景多样、项目规模较小、参与主体分散等特点,标准化建设难度较大。行业建议,在分布式领域推行领跑者模式,需加快制定涵盖设计、施工、并网、运维等环节的统一标准,推广模块化、智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降低项目开发成本,提升整体应用效率。
九、“超级领跑者”应注重技术产业化衔接。前沿技术基地建设需避免技术与产业脱节。企业代表指出,计划在推动技术研发的同时,应加强产学研协同,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支持配套产业链发展,确保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的路径畅通,实现“技术领跑”向“产业领跑”的转变。
十、政策稳定性助力行业长期规划。光伏企业投资周期较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企业战略布局至关重要。业内希望新一批领跑者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保持政策框架的相对稳定,避免频繁调整核心条款,让企业能够基于明确的政策导向制定长期研发和投资计划,增强行业发展信心。
十一、户用分布式市场潜力待挖掘。在分布式光伏中,户用市场因覆盖面广、灵活性高,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专家建议,领跑者计划可针对户用场景设立专项试点,推广高效组件、智能逆变器、储能结合等先进技术,探索“光伏+储能+智能家居”等创新模式,提升户用光伏的经济性和用户体验。
十二、补贴机制改革需系统推进。解决补贴问题不能仅依赖单一措施,需进行系统性改革。行业提出,可通过优化补贴退坡机制、引入市场化竞价方式、拓展绿电交易渠道等多种手段,逐步降低对传统补贴的依赖,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光伏电价形成机制,推动行业早日实现平价上网。
十三、区域差异化政策适配产业布局。我国不同地区光照资源、产业基础、应用需求存在差异。建议领跑者计划在指标设置、项目布局上考虑区域特点,对光照资源丰富的西部集中式电站侧重规模与效率,对中东部负荷中心则强化分布式与多元化应用,形成因地制宜的“领跑”格局。
十四、行业协同推动计划落地见效。领跑者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协会等多方协同。行业协会应发挥桥梁作用,加强企业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反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企业需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和技术创新,履行主体责任;政府则需优化监管流程,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形成多方合力推动计划落地。
十五、“领跑”效应带动产业链升级。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光伏技术政策,领跑者计划不仅推动电站端技术进步,还将带动上游硅料、电池片、组件等产业链环节的创新。通过技术指标的牵引,产业链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增强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十六、招商引资与技术引领双向赋能。优化后的领跑者计划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吸引力,为地方招商引资提供新机遇。地方政府可依托计划落地,吸引光伏龙头企业及配套产业链项目入驻,打造光伏产业集群;同时,通过“领跑”项目的示范效应,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双赢。
一、效率指标需与系统质量协同考量。业内普遍认为,领跑者计划在关注转换效率的同时,更应将系统整体质量作为核心衡量标准。当前征求意见稿虽响应了部分行业呼吁,在指标设置上较以往有所完善,但关键在于落地执行阶段如何通过市场准入机制、全过程监管等手段,确保光伏电站建设质量可控,避免因单纯追求效率而忽视工程安全、运维保障等长效问题,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筑牢基础。
二、分布式应用领域亟待纳入“领跑”范畴。从行业发展趋势看,集中式电站虽仍是当前领跑者计划的主要载体,但分布式发电作为国家重点推进的方向,尚未在计划中得到充分体现。多位专家指出,领跑者计划不应仅局限于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更需延伸至分布式系统的应用层面,通过标准制定、模式创新、技术集成等方式,引领分布式光伏在户用、工商业、公共建筑等场景的高效应用,填补当前分布式领域技术与管理的短板。
三、前沿技术计划需平衡创新与实际。针对光伏发电前沿技术应用依托基地(“超级领跑者”)计划,行业存在不同看法。部分观点认为其可能存在“拔苗助长”风险,但也有分析指出,该计划因设置较高准入门槛,仅少数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可参与,且明确要求三年内完成建设并推动技术产业化,为企业预留了技术迭代空间,有助于加速高效电池、智能运维等前沿技术的落地转化,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四、融资条款公平性需进一步优化。计划中“融资成本低于现行基准利率一定比例可获加分”的条款引发关注。企业代表提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能够稳定达到这一融资成本标准的主体相对有限,可能导致竞争机会不均。建议结合行业实际融资状况调整该条款,或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让更多企业公平参与竞争,激发市场活力。
五、补贴发放问题成行业核心关切。补贴拖欠一直是影响光伏企业现金流和投资信心的重要因素。业内建议,国家需加大力度解决补贴发放滞后问题,可探索设立专项债券等创新方式,确保补贴足额及时到位。若补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企业资金成本有望显著下降,度电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从而提升光伏项目的投资回报能力和行业整体竞争力。
六、计划落实需强化全链条监管。征求意见稿的优化方向获得认可,但落地效果仍需监管保障。行业呼吁建立从项目申报、建设实施到运营维护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电站质量、技术指标等进行常态化评估,对未达标的项目严格执行退出机制,确保领跑者计划真正发挥技术引领和质量示范作用。
七、技术指标设置应贴合产业实际。随着光伏技术快速迭代,计划中的技术指标需动态调整以反映行业现状。专家建议,指标设置既要体现前瞻性,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又要避免脱离当前产业成熟度,通过调研摸底、企业座谈等方式,使指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具备可实现性,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升级。
八、分布式“领跑”需破解标准化难题。分布式光伏因应用场景多样、项目规模较小、参与主体分散等特点,标准化建设难度较大。行业建议,在分布式领域推行领跑者模式,需加快制定涵盖设计、施工、并网、运维等环节的统一标准,推广模块化、智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降低项目开发成本,提升整体应用效率。
九、“超级领跑者”应注重技术产业化衔接。前沿技术基地建设需避免技术与产业脱节。企业代表指出,计划在推动技术研发的同时,应加强产学研协同,完善技术成果转化机制,支持配套产业链发展,确保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的路径畅通,实现“技术领跑”向“产业领跑”的转变。
十、政策稳定性助力行业长期规划。光伏企业投资周期较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企业战略布局至关重要。业内希望新一批领跑者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保持政策框架的相对稳定,避免频繁调整核心条款,让企业能够基于明确的政策导向制定长期研发和投资计划,增强行业发展信心。
十一、户用分布式市场潜力待挖掘。在分布式光伏中,户用市场因覆盖面广、灵活性高,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专家建议,领跑者计划可针对户用场景设立专项试点,推广高效组件、智能逆变器、储能结合等先进技术,探索“光伏+储能+智能家居”等创新模式,提升户用光伏的经济性和用户体验。
十二、补贴机制改革需系统推进。解决补贴问题不能仅依赖单一措施,需进行系统性改革。行业提出,可通过优化补贴退坡机制、引入市场化竞价方式、拓展绿电交易渠道等多种手段,逐步降低对传统补贴的依赖,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光伏电价形成机制,推动行业早日实现平价上网。
十三、区域差异化政策适配产业布局。我国不同地区光照资源、产业基础、应用需求存在差异。建议领跑者计划在指标设置、项目布局上考虑区域特点,对光照资源丰富的西部集中式电站侧重规模与效率,对中东部负荷中心则强化分布式与多元化应用,形成因地制宜的“领跑”格局。
十四、行业协同推动计划落地见效。领跑者计划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协会等多方协同。行业协会应发挥桥梁作用,加强企业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反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企业需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和技术创新,履行主体责任;政府则需优化监管流程,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形成多方合力推动计划落地。
十五、“领跑”效应带动产业链升级。作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光伏技术政策,领跑者计划不仅推动电站端技术进步,还将带动上游硅料、电池片、组件等产业链环节的创新。通过技术指标的牵引,产业链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增强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十六、招商引资与技术引领双向赋能。优化后的领跑者计划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吸引力,为地方招商引资提供新机遇。地方政府可依托计划落地,吸引光伏龙头企业及配套产业链项目入驻,打造光伏产业集群;同时,通过“领跑”项目的示范效应,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绿色转型的双赢。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京:以“两会”精神为指引 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
2025-08-19
怀柔区设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疏解 最高补贴达500万元
2025-08-19
怀柔区一季度房地产开发稳中有进 招商引资成果彰显
2025-08-19
怀柔新城08街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征地公示工作完成
2025-08-19
华裔青年聚怀柔共话发展 雁栖湖畔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2025-08-19
千余种成都造产品北京展出 深化两地经贸与招商引资
2025-08-19
首都大外环工程提速 京津冀路网加速融合促招商引资
2025-08-19
顺义祥云小镇领航城市服务新生态 打造高品质生活圈
2025-08-19
首都知识产权高地连冠 持续赋能创新招商引资新动能
2025-08-19
顺义构建金融产业新高地 三大平台助推首都经济升级
2025-08-19
顺义科技园区企业助力中国航天实现空间对接技术突破
2025-08-19
顺义区金融发展办公室筹备金博会展现平台招商新亮点
2025-08-19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