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经济开发区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推行“一企一策”贴身服务模式,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有效破解各类堵点难点问题,为招商引资和企业成长营造了优质环境,助力区域经济持续焕发活力。
一、聚焦企业发展痛点,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作为创新要素集聚的高地,北京经开区内企业类型多样,发展阶段各异,面临的问题也各具特殊性。针对这一特点,经开区相关职能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深入企业调研,全面掌握企业在设立、变更、重组、生产经营等环节的实际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以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领域的重点企业为例,其在2017年完成战略重组后,涉及多家下属企业的新设登记、吸收合并等多项业务,流程繁琐且性质各不相同。经开区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即成立专项服务小组,安排业务骨干主动对接,全程跟踪指导,针对企业在吸收合并过程中出现的手续遗漏问题,创新采用容缺受理机制,允许企业在后续环节补交相关证明材料,避免了企业因材料不全多跑路,高效完成了变更登记,确保企业资源整合工作顺利推进。此外,对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等重点项目,相关部门同样建立“一对一”服务台账,针对企业在项目审批、政策对接、要素保障等方面的需求,逐项制定解决措施,推动企业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二、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为让“一企一策”真正落地见效,北京经开区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推动政务服务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建立重点企业服务专班制度,对辖区内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重大项目等实行“专人负责、全程跟进”,提前介入企业发展规划,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主动提供政策解读、流程指引等服务。在市场准入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对企业设立、变更等高频事项,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审批效率。针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企业,相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打破传统审批思维,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探索灵活便捷的准入方式,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实现企业办事线上申报、线上审批、电子证照发放等功能,让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切实提升企业办事体验。
三、优化监管方式,营造包容审慎发展环境
在推行“一企一策”服务过程中,北京经开区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不断优化监管方式,既维护市场秩序,又为企业发展留足空间。在市场监管环节,转变传统执法理念,以行政指导和服务为重点,通过政策宣讲、合规培训、风险提示等方式,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非故意违规行为,实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注重教育引导,帮助企业及时纠正问题。在执法检查方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对重点企业、重点领域,实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通过大数据分析、非现场监管等方式,提高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对企业反映的政策疑问、发展困难等,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北京经开区始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一企一策”服务体系,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加强政策协同,整合各部门服务资源,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对企业提出的复杂问题,实行“一事一议”“联合办理”,形成服务合力。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从企业设立、用工招聘、融资信贷、技术创新到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此外,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区域实际,研究出台更多具有创新性、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针对外向型企业的国际贸易便利化措施等,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持续深化“一企一策”服务,北京经开区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