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规模以上工业稳健增长 新兴产业引领发展新动能
战略新兴产业
规模以上
制造业
经济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8日
北京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展现稳中有进良好态势,增加值同比增长5.6%,招商引资工作深入推进,带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活力迸发,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工业根基。
一、多种经济类型协同发力,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从经济类型看,不同所有制企业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共同支撑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国有企业凭借资源优势和战略引领作用,增加值同比增长8.3%,在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坚实保障。股份制企业作为市场活力的重要载体,增加值增长7.9%,依托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创新能力,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主力。“三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2%,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一定韧性,显示出北京营商环境对外资企业的持续吸引力,也得益于招商引资过程中对外资项目的精准服务和政策支持。
二、轻重工业结构优化,轻工业彰显消费市场韧性
轻重工业发展呈现“轻快重稳”特征,产业结构调整成效逐步显现。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重工业3.6个百分点,反映出消费市场需求的稳步回升和轻工业产品竞争力的提升。食品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轻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品牌升级,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而医药制造等兼具轻工业属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进一步拉动轻工业整体增速。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7%,虽增速相对放缓,但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为后续增长积蓄动能,轻重工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更趋合理。
三、行业发展分化明显,新兴产业成增长核心引擎
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保持在58.9%,多数行业运行稳健。新兴产业表现尤为亮眼,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核心力量。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在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产等领域取得突破,一批重点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规模和质量双提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1%,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化需求扩大,智能手机、新一代通信设备等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4%,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行业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显著提高。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8%,在保障民生用能和工业用能稳定的同时,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汽车制造业优化升级承压前行
部分传统行业面临转型调整压力,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主要受市场需求变化和产业转型期影响。从主要产品看,全市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2.9%,其中轿车产量下降6.9%,反映出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偏好变化。但载货汽车产量增长8.5%,显示商用车市场在物流运输需求拉动下保持增长韧性。当前,汽车制造业正加快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一批车企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投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随着转型成效逐步显现,行业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五、主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高技术产品产销两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现“高技术产品增长、传统产品调整”的特点,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微型计算机产量同比增长13.1%,随着远程办公、数字教育等需求常态化,高性能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企业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手机产量增长2.1%,在5G技术普及和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下,智能手机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折叠屏手机、高端影像手机等创新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些高技术产品的增长,不仅拉动工业产值提升,也反映出北京在电子信息制造领域的产业优势和创新能力。
六、产销衔接保持稳定,内外市场协同拓展
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市场需求端表现稳健。全市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3%,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显示产品适销对路能力增强,库存周转效率提升。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4.5%,内销和出口市场协同发力。内销产值增长4.4%,在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的背景下,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渠道下沉等方式拓展国内市场,内需对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稳固。出口交货值增长6.5%,增速高于销售产值2个百分点,反映出北京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部分高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扩大,招商引资引入的外向型企业也为出口增长贡献了力量。
总体来看,2023年1-11月,北京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依托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依靠创新驱动培育新兴动能,呈现出“总量稳、结构优、韧性强”的发展态势。下一步,随着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传统产业转型深化和内外市场进一步拓展,北京工业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一、多种经济类型协同发力,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从经济类型看,不同所有制企业呈现差异化发展态势,共同支撑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国有企业凭借资源优势和战略引领作用,增加值同比增长8.3%,在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发挥了“压舱石”作用,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坚实保障。股份制企业作为市场活力的重要载体,增加值增长7.9%,依托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创新能力,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表现突出,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主力。“三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2%,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依然保持一定韧性,显示出北京营商环境对外资企业的持续吸引力,也得益于招商引资过程中对外资项目的精准服务和政策支持。
二、轻重工业结构优化,轻工业彰显消费市场韧性
轻重工业发展呈现“轻快重稳”特征,产业结构调整成效逐步显现。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重工业3.6个百分点,反映出消费市场需求的稳步回升和轻工业产品竞争力的提升。食品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轻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品牌升级,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而医药制造等兼具轻工业属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进一步拉动轻工业整体增速。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7%,虽增速相对放缓,但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投资持续增加,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加快,为后续增长积蓄动能,轻重工业协同发展的格局更趋合理。
三、行业发展分化明显,新兴产业成增长核心引擎
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保持在58.9%,多数行业运行稳健。新兴产业表现尤为亮眼,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核心力量。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在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产等领域取得突破,一批重点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规模和质量双提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1%,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化需求扩大,智能手机、新一代通信设备等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4%,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行业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显著提高。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8%,在保障民生用能和工业用能稳定的同时,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汽车制造业优化升级承压前行
部分传统行业面临转型调整压力,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主要受市场需求变化和产业转型期影响。从主要产品看,全市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2.9%,其中轿车产量下降6.9%,反映出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偏好变化。但载货汽车产量增长8.5%,显示商用车市场在物流运输需求拉动下保持增长韧性。当前,汽车制造业正加快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一批车企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投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随着转型成效逐步显现,行业有望逐步企稳回升。
五、主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高技术产品产销两旺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呈现“高技术产品增长、传统产品调整”的特点,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微型计算机产量同比增长13.1%,随着远程办公、数字教育等需求常态化,高性能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企业产能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手机产量增长2.1%,在5G技术普及和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下,智能手机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折叠屏手机、高端影像手机等创新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些高技术产品的增长,不仅拉动工业产值提升,也反映出北京在电子信息制造领域的产业优势和创新能力。
六、产销衔接保持稳定,内外市场协同拓展
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市场需求端表现稳健。全市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3%,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显示产品适销对路能力增强,库存周转效率提升。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同比增长4.5%,内销和出口市场协同发力。内销产值增长4.4%,在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的背景下,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渠道下沉等方式拓展国内市场,内需对工业增长的支撑作用稳固。出口交货值增长6.5%,增速高于销售产值2个百分点,反映出北京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部分高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扩大,招商引资引入的外向型企业也为出口增长贡献了力量。
总体来看,2023年1-11月,北京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依托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依靠创新驱动培育新兴动能,呈现出“总量稳、结构优、韧性强”的发展态势。下一步,随着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传统产业转型深化和内外市场进一步拓展,北京工业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创新驱动发展 北京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
2025-08-27
创业集市展创新风采 开发区助力中关村发展
2025-08-27
大兴地税创新房产交易风控机制助力招商引资
2025-08-27
朝阳安贞社区公益孵化行动引居民自治新实践
2025-08-27
朝阳百个“文化+”精品项目文博会绽放光彩
2025-08-27
朝阳区优化企业专员服务助推招商引资新举措
2025-08-27
金税三期助推税务服务升级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2025-08-27
京郊沟域经济赋能京津冀山区协同发展新路径
2025-08-27
京津冀创新研究院迁安签约驱动钢铁产业协同
2025-08-27
京津冀检验检疫一体化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2025-08-27
京津冀建筑设计联盟成立赋能区域协同新引擎
2025-08-27
京津冀协同攻关科研项目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5-08-27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