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先进智造园区迎来"抢人大战" 普工岗位需求激增

智能制造产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6日
作为首都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北京市制造业近期展现出强劲活力,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取得积极成效。最新调查显示,制造业企业对未来预期普遍乐观,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平稳扩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超过六成的制造企业报告存在用工缺口,其中一线普通操作类岗位用工需求尤为迫切,反映出产业端对实体劳动力的强劲吸纳能力,同时也为区域稳就业政策精准发力指明了方向。
一、制造业基本面持续向好提供用工需求支撑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运行于扩张区间,直观反映出产业景气度稳步提升。订单总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企业产能利用率维持较高水平,为用工需求的持续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家技术密集型企业反映,伴随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配套需求集中释放,精密加工、组装修理、物流仓储等环节产能急需扩充。同时,随着北京市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产业转型的提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项目陆续投产,也同步催生了更多基础性生产岗位需求。这表明产业升级与基础就业形成了良性互动。
二、一线岗位结构性短缺特征显著
用工需求调查中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特征。生产操作岗位缺口最为明显,涉及产品组装的装配工、质量检验工等技术工种占比最高;其次为供应链相关职能,包括能熟练操作智能叉车、自动化分拣设备的现代库管员与运输配送司机;新材料应用领域的特种焊接、精密注塑等熟练技工同样需求旺盛。受访的多家装备制造企业反馈,尽管积极推进自动化改造,但在柔性生产线上设备的调试维护、工艺参数现场调整等环节,仍高度依赖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工人。这种结构性缺口恰恰反映了产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人力与智能系统协同的新要求。
三、政企协同发力填补用工缺口
针对制造业用工的季节性高峰和结构性矛盾,北京市多个产业园区已协同启动专项服务机制。东西两翼的经开区与顺义临空经济区率先设立“用工需求动态监测窗口”,通过政府搭建的数字化招聘平台实时归集企业急需岗位,点对点匹配职教院校资源。区内汽车零部件企业联合开设现代学徒制培养计划,以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模式定向输送机电一体化人才。同时,大兴生物医药基地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制药设备操作工、无菌车间管理员专项能力认证,建立行业技能人才储备库,显著缩短了企业用工适配周期。这些精准化举措实现了用人主体与劳动力供给的有效衔接。
四、未来增长预期强化人力资源投入
值得重视的是,众多企业对第四季度经营环境持更乐观判断。部分电子元器件生产商基于客户订单预测反馈,正提前筹备扩产计划;专用设备制造领域受益于科技创新政策倾斜,企业研发投入转化为生产动能趋势明显;新材料生产企业则着手升级环保工艺设备以扩大产能。基于这些积极信号,超过七成受访单位表示将在未来半年内保持或增加用工规模,特别是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设备维护工程师、数字化产线操作员等新型岗位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这昭示着首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正创造出更丰富多元的就业增长点。
综合研判,北京制造业韧性与活力持续显现,伴随产业高级化进程不断深化,基础性岗位需求与技术型人才需求呈现出双线并行增长态势。有效满足实体经济的用工需求,既是优化区域就业结构的重要支点,也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要素保障。通过政府、院校与市场主体的紧密协作,首都正在构建更具适应性、匹配度更高的产业人才供给新生态,为经济转型升级蓄积更强劲动能。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