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文创企业突破8万家 产业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文化产业
所属地区:北京-朝阳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北京朝阳区登记注册文创企业突破8万家,通过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强化招商引资,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商务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多元业态协同发展格局,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北京朝阳区文创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登记注册文创企业数量突破8万家,涵盖文化科技、影视传媒、创意设计、艺术品交易等多个领域。其中,上市(含新三板)文创企业达160家左右,形成从初创企业到龙头企业的完整梯队。这一规模的形成,得益于区域长期以来对文创产业的战略布局,通过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优化审批流程等举措,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相关部门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优质文创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成为全国文创产业发展的活跃区域之一。
二、创新平台引领发展,产业融合纵深推进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所在地,北京朝阳区在产业融合创新方面走在前列。实验区全面展示发展新成果、新亮点、新项目,成为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全国首个国家版权创新基地、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等平台相继落地,为文创企业提供版权保护、信用服务、资源对接等全链条支持。在“文化+”融合发展理念下,区域内企业积极探索跨界合作:全国唯一的IPTV集中播控总平台推出新型智慧融媒体平台,提供多样化交互式电视服务;部分企业打造全球智慧媒体直播平台,推动移动端用户实现信息获取、文旅体验、商品服务的一体化交互,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应用不断拓展场景边界。
三、空间载体优化升级,老旧厂房焕发新生
北京朝阳区积极盘活存量空间资源,推动工业厂房向文创园区转型,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物理载体。目前,全区已有30余处工业厂房完成转型,改造建筑规模总面积超193万平方米。这些文创园区不仅保留了工业遗存的历史风貌,更通过功能重构,引入设计工作室、艺术展厅、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等多元业态,形成“园区+企业+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转型后的文创园成为连接产业链上下游的纽带,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技术合作与市场联动,进一步激发了区域文创产业的创新活力。
四、品牌活动搭建桥梁,市民共享创意成果
依托北京文博会等重要平台,北京朝阳区采取“1+21”模式(1个主展区+21个分会场)参与系列展览展示活动。主展区以“北京朝阳,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为主题,突出“文化+”产业融合与互动体验特色,集中展示百余个精品文创项目和品牌企业的新创意、新产品、新技术。21个分会场分布在区域内各大文创产业园区(基地),策划举办百余场文化创意主题活动,包括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中国工艺精品传承与创新系列展、互联网影视产业高峰论坛、电子竞技嘉年华、古泉交流大会、陶瓷艺术文化活动、影像艺文季、国际文化艺术节等。这些活动面向市民开放,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文创魅力,实现“就近过创意节”,推动文化成果全民共享,进一步扩大了区域文创产业的社会影响力。

北京朝阳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朝阳区产业园区

北京朝阳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朝阳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