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探索精治共治法治路径 打造蓝天保卫战示范样本

所属地区:北京-朝阳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6日
在推动城市更新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朝阳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多元主体参与产业升级,将老旧工业区转型为文创产业集聚地,同时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为抓手,创新社区服务模式,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实践样本。近期,当地围绕“精治共治法治”三方面发力,系统性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形成可复制的综合治理经验。
一、产业转型赋能环境治理
原北京齿轮总厂旧址通过功能疏解改造为齿轮场品牌创意文化园,整合传媒影视、创新孵化等业态,实现工业遗存绿色重生。此类项目在朝阳区已落地多个,通过减少高耗能产业存量、引入低碳企业,从源头降低污染排放。在建筑垃圾处理领域,当地推行资源化利用技术,将90%以上的拆除垃圾转化为再生建材,缓解扬尘污染压力。
二、社区治理嵌入生态理念
呼家楼北社区等老旧小区通过腾退改造,将闲置空间转化为便民服务中心,同步植入环保设施。例如增设智能垃圾分类站、共享充电桩等,引导居民形成绿色生活习惯。基层党组织牵头成立环保志愿队,定期开展污染防治宣传,2023年累计覆盖超10万人次,推动公众参与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共治”。
三、法治保障构建长效机制
朝阳区配合市级部门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明确工地扬尘在线监测、非道路机械排放标准等30余项细则。在执法层面建立“网格化+大数据”监管体系,2024年前5个月查处违规排污案件同比减少27%,表明常态化治理初见成效。针对机动车污染难题,当地试点拥堵费政策与新能源车置换补贴双轨机制,平衡交通需求与环境容量。
四、技术创新驱动精准治污
引入卫星遥感、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等科技手段,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重点餐饮企业全部安装油烟在线监控,数据实时对接监管平台。在臭氧防治中,运用气象扩散模型预判污染过程,2023年夏秋季提前启动应急管控23次,有效削减污染峰值浓度。
当前,朝阳区正以“精治”优化治理效能、“共治”凝聚社会合力、“法治”巩固制度成果,为超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未来将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防治协同机制,力争在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中发挥示范作用。

北京朝阳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朝阳区产业园区

北京朝阳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朝阳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