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重大项目加速落地赋能高质量发展
招商项目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通州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5日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正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通过系列专题推介活动,加快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进程。围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四大主导功能,副中心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吸引各类优质资源集聚,正成为投资创业的热门区域。
一、聚焦四大主导功能,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立足“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定位,围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四大主导功能,系统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在行政办公领域,随着市级行政机构有序迁入,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加快集聚,形成高效协同的政务服务生态圈。商务服务板块以打造国际化商务区为目标,重点发展金融、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吸引跨国企业区域总部及功能性机构落地。文化旅游方面,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滨水生态优势,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科技创新领域则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前沿方向,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通过四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副中心正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精尖经济结构。
二、强化承载空间建设,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为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和重点功能区建设,形成以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为核心的产业承载空间。运河商务区作为商务服务产业的主要载体,已建成一批高品质写字楼和商业配套设施,重点引进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等业态,目前已有多家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区域总部签约入驻。文化旅游区以环球主题公园为核心,持续完善周边交通、商业、住宿等配套,推动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打造集主题娱乐、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聚焦科技创新,布局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孵化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这些重点功能区的加快建设,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
三、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保障支撑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叠加区”优势,汇集中央和北京市各领域改革先行先试政策,从投资贸易、政务服务、创新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投资贸易领域,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简化外资项目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政务服务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创新发展环境上,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资金补贴。人才发展环境方面,实施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副中心创新创业。通过系列政策举措,副中心为企业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
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随着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重大项目落地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副中心重点储备了一批高精尖产业项目,涵盖金融、科技、文化、绿色低碳等多个领域,其中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正有序推进。部分科技类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建成后将填补区域相关产业空白;文化旅游类项目的落地则进一步丰富了副中心的文旅产品供给,提升了区域文化软实力;商务服务类项目的集聚,有助于增强副中心对京津冀区域的服务辐射能力。这些重大项目的落地和建设,不仅为副中心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更激发了区域发展活力,推动副中心加速成为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和创新平台。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建成投产,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将进一步彰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的魅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聚焦四大主导功能,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立足“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定位,围绕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四大主导功能,系统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在行政办公领域,随着市级行政机构有序迁入,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加快集聚,形成高效协同的政务服务生态圈。商务服务板块以打造国际化商务区为目标,重点发展金融、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吸引跨国企业区域总部及功能性机构落地。文化旅游方面,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滨水生态优势,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科技创新领域则聚焦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前沿方向,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通过四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副中心正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精尖经济结构。
二、强化承载空间建设,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为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和重点功能区建设,形成以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为核心的产业承载空间。运河商务区作为商务服务产业的主要载体,已建成一批高品质写字楼和商业配套设施,重点引进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等业态,目前已有多家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区域总部签约入驻。文化旅游区以环球主题公园为核心,持续完善周边交通、商业、住宿等配套,推动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打造集主题娱乐、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聚焦科技创新,布局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孵化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这些重点功能区的加快建设,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
三、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保障支撑
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充分发挥“国家战略叠加区”优势,汇集中央和北京市各领域改革先行先试政策,从投资贸易、政务服务、创新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投资贸易领域,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简化外资项目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政务服务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创新发展环境上,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资金补贴。人才发展环境方面,实施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来副中心创新创业。通过系列政策举措,副中心为企业发展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
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随着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营商环境的改善,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重大项目落地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副中心重点储备了一批高精尖产业项目,涵盖金融、科技、文化、绿色低碳等多个领域,其中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正有序推进。部分科技类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建成后将填补区域相关产业空白;文化旅游类项目的落地则进一步丰富了副中心的文旅产品供给,提升了区域文化软实力;商务服务类项目的集聚,有助于增强副中心对京津冀区域的服务辐射能力。这些重大项目的落地和建设,不仅为副中心带来了资金、技术和人才,更激发了区域发展活力,推动副中心加速成为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和创新平台。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建成投产,北京通州城市副中心将进一步彰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的魅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北京通州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京通州携手廊坊北三县共绘协同发展新图景
2025-08-16
北京通州打响"煤改电"攻坚战 助力平原村无煤化转型
2025-08-16
北京通州试点市区统一审批 打造政务服务一体化新范式
2025-08-16
通州新城核心区首条新建道路赵登禹大街通车赋能区域发展
2025-08-15
通州张家湾镇招商引资质效双升 外联局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2025-08-15
招商蛇口携手通州共建台湖镇 打造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
2025-08-15
通州创新"科创新品先行先试"机制赋能人才企业破冰市场
2025-08-15
通州梨园半壁店商圈迎新活力 永辉大型商超入驻怡乐南街
2025-08-15
通州召开市级众创空间申报研讨会 赋能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2025-08-15
通州借投资北京洽谈会深化招商引资 展现副中心发展潜力
2025-08-15
通州再生能源发电厂投产运行 绿色能源助力城市环保发展
2025-08-15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落户通州漷县促健康产业招商引资新布局
2025-08-13
北京通州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通州区关于开展2025年度科技创新人才资助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
2024-12-19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资源倍增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12-19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通州区家园中心规划建设运营的意见(试行)
2024-12-05
通州区关于公示2024年通州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项目拟支持名单的通知
2024-12-05
通州区关于印发《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普及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4-11-29
北京市通州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2024年通州区创新联合体建设后补助申报的通知
2024-10-10
北京通州区产业园区
-
北京通州绿色食品园区
北京-通州区
-
出版发行物流中心
北京-通州区
-
永顺互联创客孵化器
北京-通州区
-
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
北京-通州区
-
通州高新科技创业园
北京-通州区
-
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
北京-通州区
北京通州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通州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