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顺义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07日
政策文号:顺政发〔2017〕23号
有效性:有效
各镇人民政府,地区和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顺义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2017年3月24日第7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2017年4月7日顺义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有效防控慢性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区域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好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44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一)工作目标1.在全区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撑、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和体系。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3.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4.探索适合我区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机制。(二)任务指标1.知识知晓率: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6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60%,18岁以上糖尿病知晓率≥50%。2.健康行为形成率: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低于2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40%。成年人食盐与食用油的摄入量低于本市平均水平3%以上。3.慢性病管理率:35岁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社区覆盖率达到50%以上。4.慢性病控制率: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5.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比例达到100%;12岁儿童患龋率低于25%;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课程≥6学时。二、工作内容(一)完善慢性病防控政策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1)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部门行政正职为组员的顺义区慢性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承担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下设顺义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慢防办”),办公地点设在区卫生计生委,负责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等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本部门慢性病防控工作联络员,制定慢性病防控年度实施计划,积极推进慢性病工作的开展,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如期实现。牵头单位:区慢防办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2)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3)制定并印发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牵头部门:区慢防办(4)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有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疾病管理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牵头单位:区慢防办协作单位:全区各部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5)领导小组建立工作督导制度,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多部门联合督导。牵头单位:区慢防办协作单位:区总工会、区卫生计生委、区商务委、区教委、区旅游委、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区体育局、区政府督查室2.保障慢性病防控经费。(1)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决算管理。(2)区政府按规划、计划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专款专用。(3)保障疾控机构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牵头单位:区财政局协作单位:区卫生计生委3.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并落实问责制。牵头单位:区慢防办协作单位:全区各部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区政府督查室(绩效办)(2)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关委办局要对本单位的相关科室有示范区建设的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并落实问责制。牵头单位:相关委办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二)加强慢性病防控环境支持1.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1)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开展健康家庭、社区建设,开展健康家庭活动的健康社区占辖区社区总数的30%以上。区教委负责健康学校和健康食堂(学校)建设,每年5个;区商务委、区旅游委负责健康酒店建设,每年1个;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健康食堂、餐厅建设,每年合计5个;区健促办负责健康单位建设,每年5个。各类健康机构数量逐年增加。牵头单位:区教委、区商务委、区旅游委、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区健促办,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协作单位:区卫生计生委、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2)开展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健康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数量逐年增加。各镇(街道)至少选择其中一类,每年至少建设1处。牵头单位:区市政市容委、区园林绿化局、区园林中心,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协作单位:区卫生计生委(3)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区商务委、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区体育局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1)社区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检测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的镇(街道)覆盖率不低于30%。牵头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协作单位:区卫生计生委(2)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并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设置健康检测点的机构覆盖率>80%;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机构比例>50%。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3.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1)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90%;居民健身设施完好率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公共体育场地、有条件的企事业、学校的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100%。有条件的单位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设施的比例≥30%。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协作单位:区教委及相关委办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3)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健身活动,组织符合单位特点的健身和竞赛活动。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单位覆盖率≥80%。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年组织开展至少1次健身竞赛活动。牵头单位:区总工会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4)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中、小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比例达到100%。牵头单位:区教委协作单位:区体育局(5)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40%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4.开展烟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烟率。(1)辖区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辖区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的比例达到100%。牵头单位:区爱卫办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制定禁止烟草广告的政策文件,全面禁止烟草广告。牵头单位:市工商局顺义分局协作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广电中心、区爱卫办(3)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无烟学校,覆盖率均达100%。牵头单位:区爱卫办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4)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医疗机构包括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院,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的医疗机构覆盖率≥80%;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提供简短戒烟服务,提供简短戒烟服务的医疗机构覆盖率达100%。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5)降低辖区15岁以上成年人吸烟率。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低于25%;复审时,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逐年下降,5年降低10%。牵头单位:区爱卫办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三)促进慢性病防控体系整合1.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1)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和分工明确、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制定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2)建立完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等工作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的整合。区卫生计生委负责督导慢性防控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的运行、质控、绩效评价机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对口支援,建立有效地合作关系。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2.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1)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职能有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室,配备专职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室;专职人员占本机构专业人员总数的比例≥10%;每年接受上级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2)二级以上医院配备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履行相应的公共卫生职责。二级以上医院有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部门;二级以上医院有专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二级以上医院每年组织对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慢性病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承担所在区域慢性病防控工作。基层医疗机构设有单独的科室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基层医疗机构有专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基层医疗机构每年接受上级培训不少于4次;基层医疗机构每年组织对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的培训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四)提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定期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技能。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每月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协作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区广电中心、区文明办等相关部门(2)开展社会性大型健康日活动,扩大传播慢性病防治和慢性病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范围。各镇(街道)每年至少开展1次健康主题日大型宣传活动,包括肿瘤宣传周、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糖尿病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爱牙日、世界脑卒中日等(大型活动是指参与人数超过300人的活动)。牵头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协作单位:区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部门(3)各社区设有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向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控的知识与技能。各镇(街道)的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室覆盖率达100%;健康宣传栏社区覆盖率≥90%,内容至少2个月更新1次;社区健康讲座每年≥4次,每次不少于50人。各镇(街道)每年培养至少8名健康指导员。牵头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协作单位:区卫生计生委(4)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含私立园、民办校)健康行为方式教育。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健康教育课包括营养均衡、口腔保健、健康体重、视力保护等内容,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课程≥6学时。牵头单位:区教委,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办协作单位:区卫生计生委2.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6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3.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1)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各镇(街道)有5个及以上的群众健身团体;每年培养至少300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每年至少开展1次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定期开展政府支持、企事业单位承担参与并积极支持的健身活动,每年≥1次。牵头单位:区体育局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3)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各镇(街道)的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社区覆盖率达到50%。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4)培养体育志愿者和慢性病防控志愿者,鼓励志愿者参与全民健身和慢性病防控工作。牵头单位:团区委协作单位:区体育局、区卫生计生委(五)落实慢性病全程管理1.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1)开展学生定期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工作,学生健康体检率≥90%。牵头单位:区教委协作单位:区卫生计生委(2)开展老年人定期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90%。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3)开展职工定期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机关事业单位和50人以上的企业每两年至少为职工提供1次健康体检,并结合体检结果对职工进行健康指导;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和50人以上的企业工间健身制度,覆盖率不低于50%。牵头单位:区总工会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4)应用推广成熟的适宜技术,早期发现诊治患者,及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35岁以上人群提供首诊测血压服务。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率≥90%;开展心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备血糖、血脂、简易肺功能测定、大便隐血检测等4种技术并提供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覆盖率≥50%;提高加强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信息的利用,发现高危人群登记率100%。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并开展高血压与糖尿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依托信息平台实现分级诊疗。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签约团队负责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本市平均水平30%。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3)采取各种途径广泛宣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害,通过居民体检、健康档案建立,加强高血压和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提高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知晓率,提高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和管理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率。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知晓率分别不低于60%和50%。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3.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口腔疾病防治。(1)实施儿童窝沟封闭,社区协同开展健康口腔活动。辖区内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学校比例≥60%;社区协同开展健康口腔活动。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区教委,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控制12岁儿童患龋率,辖区12岁儿童患龋率低于25%。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区教委4.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1)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2)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为签约服务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5.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1)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有中医综合服务区。设有中医综合服务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比例达100%。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6.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1)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相关政策;提高签约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救助水平的具体措施。牵头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协作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区民政局、区残联,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按基本药物目录配置;按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和要求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药物,非基本药物占基层用药的30%以上。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7.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促进医养结合。(1)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力量参与,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2)有效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慢性病防控。牵头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3)引导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救助。牵头单位:区金融办协作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区民政局(4)医疗机构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覆盖比例≥80%;具有医养结合机构的镇(街道)覆盖率≥10%。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区民政局,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六)开展慢性病监测评估1.开展过程质量控制和重点慢性病监测工作。(1)规范开展覆盖辖区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掌握辖区重点慢性病状况、影响因素和疾病负担。全人群的死因监测、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心血管疾病、肿瘤、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病登记报告达到基本技术指标,完成报告,其中包括:死因监测、每5年1次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心脑血管疾病报告、肿瘤随访登记、慢阻肺监测。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利用市区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重点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2.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定期发布调查结果。(1)每5年开展一次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综合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及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开展社会因素调查,完成调查报告;报告信息来源权威、准确、多元、综合,报告结构完整,有背景、方法、现状与主要问题、资料分析、预期目标、主要对策与具体措施等内容;报告调查结果清晰、调查依据正确、对策合乎逻辑、目标设定科学、措施设计得当;报告结果用于指引、评估示范区建设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计划的制定。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协作单位:区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每5年发布含慢性病防控内容的综合健康报告;综合健康报告主要结果用于政府工作报告。牵头单位:区卫生计生委(七)创新引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1.倡导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当地社会、文化等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相结合。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辖区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文明创建、公共服务于公共产品等相关项目有机衔接整合,以达到1+1>2的实际效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并有效衔接达3项。牵头单位:区慢防办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2.总结有创新、特色案例。创建特色案例达2个,案例撰写符合要求。牵头单位:区慢防办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3.示范区成功经验在全市被推广应用,示范区成功经验被推广2项。牵头单位:区慢防办协作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三、工作步骤(一)培训阶段(2017年1—2月)制定方案,召开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培训会,邀请专家组,对成员单位联络员开展培训,部署具体任务、指标解读、档案资料整理上报等工作。(二)申报阶段(2017年3月上旬)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市级申报所需的全部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区慢防办形成创建工作报告,提交国家级验收申请。(三)预审阶段(2017年3月下旬)市卫计委组织专家对顺义区创建工作进行预评估。(四)资料收集整理阶段(2017年4—6月)根据本方案,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照工作职责和任务分解表,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及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和图文资料,装订成册备查。区慢防办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进展进行督导,完善工作措施,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创建任务顺利完成。(五)国家验收阶段(2017年7月)在做好区级自评估基础上,不断完善、整改,迎接国家验收。(六)持续推进阶段(2017年7月以后)形成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迎接5年一次的复审。五、保障措施(一)落实经费保障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规范管理。同时,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慢性病防控工作可持续推进。(二)加强专业人员配备加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慢性病和健康教育科,有专人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指导和培训制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对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对口帮扶关系,提高基层卫生人员慢性病防控能力和诊疗技术水平。(三)强化信息报送畅通信息交流和报送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建立信息上报和管理制度,明确信息报告人,负责本部门创建工作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统计及档案管理工作,按要求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本部门创建工作档案资料,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可靠。(四)建立督导评估机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季度对创建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结果上报区慢防办。区政府督查室成立联合督导组,根据各部门上报工作报表和工作进展等信息,不定期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北京顺义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0-07-30
顺义区关于发放2024年度顺义区第四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通知
2025-02-07
顺义区关于发放2024年度顺义区第三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通知
2025-01-07
顺义区关于发放2024年度顺义区第一批、第二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通知
2024-12-13
北京市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顺义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9-11
北京顺义区产业园区
-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
北京-顺义区
-
顺义罗马湖艺术区
北京-顺义区
-
文采文化创意产业园
北京-顺义区
-
北京北方印刷产业基地
北京-顺义区
-
闽京蒲企业园(原名华丰企业园)二期招商
北京-顺义区
-
顺义大数据产业园区
北京-顺义区
北京顺义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顺义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