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顺义区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思路及重点工程计划安排建议
政策
发布部门:北京市顺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9日
政策文号:顺发改〔2024〕94号
有效性:有效
一、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投资对全区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积极融入全市“五子联动”布局、积极落实“平原新城看顺义”和“三个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围绕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形成了投资指标高速增长、重点项目有序建设、调度机制持续优化完善的良好局面。一年来,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奋力争先,狠抓调度,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投资任务。继续落实好四级调度机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调度工作,全年召开各领域投资调度会议300余次,调度破解项目重难点手续问题100余个,填补投资任务缺口25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任务581亿元,同比增长10.3%,完成全年投资目标,投资增速全市排名第4,平原新城排名第1。累计争取“真抓实干”奖励资金7.13亿元,全市排名第1。区政府主责的5个市重点工程全部按期开工;全年各季度160个市级重大开工项目涉及我区的38个项目全部按期开工;市区重点工程开工率达90%以上。举办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培训大会,安排21节课程,全区各镇、各街道分管负责同志、科室负责人约80人现场参会;各单位视频分会场同步进行线上直播,累计收听收看超900人次,同比增长近30%。(二)狠抓投资要素供给,夯实土地、资金支撑作用。全年安排三批区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累计为164个项目安排资金30亿元,具备支付条件的资金达到97%,项目资金使用需求旺盛。累计为34个项目争取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资金17.03亿元,市级资金争取总量创历史新高。用好政府债券,全年争取政府专项债30.17亿元,用于机场西侧四村棚改安置房、西泗上村棚户区改造安置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缓解区级财政压力,提速项目建设进度。为温榆河生态治理、温潮减河等项目争取征地拆迁专项资金3.16亿元。在资金安排节奏上,提前下达2024年第一批政府投资资金计划,为80余个项目安排7.6亿元资金,提前为2024年投资开门红做足支撑。全年供应住宅土地7宗39.75公顷,其中,商品住宅用地项目5宗,建设用地面积21.92公顷,总成交金额87.63亿元;工业用地项目2宗,建设用地面积17.83公顷,总成交金额91.46亿元。顺义新城第19街区1969地块、新城第2街区SY0000026022、60231地块居住等项目有序开工,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三)持续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按照区内多部门共同参与、“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滚动接续机制,推动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形成“稳总量、拓增量、挖潜量、优存量”促投资落地工作模式,推动全年项目储备支撑率由2023年初的208.8%上升至年末的309%,达成“开一备三”工作目标。进一步注重项目开工出库,全年出库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会展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35个,总投资738.6亿元。围绕全市重大战略部署和全区功能定位,按照“市区联动、全区统筹、部门协作、机构支撑”的原则,争取市级谋划经费2000万元。同时区级谋划经费作为补充,重点为谋划榆阳路(机场北线高速京密路)道路工程、顺义区第一社会福利院重建及改造项目、顺义区中医医院科研教学楼及附属用房项目等开展前期研究提供支撑。全年谋划火寺路(同心路北木路)改建工程及市政配套工程、张镇卫生院迁建工程项目及外电源工程等42个项目,总投资约235亿元。(四)全面提升平原新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京密路(机场南线六环路)道路工程已通过市政府审议;R4线一期上位规划(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二是道路设施不断完善,木孙路、通怀路二期、天北路北延等12项在施公路项目稳步推进,通怀路一期完工通车。90公里乡村公路大修全部完工,顺义公路网交通安全提升项目(二期)第一阶段、水务危旧桥消隐工程(二期)等安全隐患消除工程顺利完工。京平高速改扩建、昌金路扩建等14项重点推进前期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三是优化美化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市重点工程温榆河公园二期建设,完成主体工程量的36%;城市森林三期、石园南区西侧街心公园、望泉西里南侧绿地景观提升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全年新增城区绿化面积70亩;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实现当年立项、当年开工,新增造林面积615亩;河道隐患消除工程、潮白河、减河两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积水点治理(一期)工程、农村治污二期工程(第二批、第三批)、生态补水建设项目、小东河沙坑生态修复工程实现竣工;劣V类水体治理工程、七分干渠滨水景观提升工程实现开工建设;四是防灾减灾救灾项目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城南新河建设工程、重点河道防汛抢险通行能力提升和安全保障工程、水务危旧桥梁消隐工程(二期)、龙道河提升工程、2023年汛后河道水毁隐患消除工程、河道隐患消除工程(二期)、水文监测设施功能提升项目等完成立项审批工作。(五)重点发力民生保障,“七有”“五性”短板加快补齐。一是教育领域重点项目接续有力,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分校投用;临河小学、小左各庄小学、张庄中学等一批项目取得开工手续,大营学校、空港学校、宏城小学获市发展改革委支持,启动前期手续。全年新增中学学位3600个,小学学位2400个。二是基层医疗建设进一步铺开,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已完工并开展验收及设备调试工作;顺义区妇幼保健院扩建部分正式投用,木林、南彩、李遂3镇卫生院均按计划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板桥、张镇等重点区域基层卫生院提质建设。区域医疗中心获市发展改革委支持。全年新增床位140张。三是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后沙峪养老中心加快建设。木林养老院项目启动方案研究工作。四是档案馆建设任务加快落实,区档案馆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加快进行推进二次结构工程。五是民生保障住房项目有序推进,仁和镇临河村、高丽营镇夏县营村棚改项目安置房实现居民回迁;李遂镇柳各庄村棚改项目安置房、马坡镇西丰乐村棚改项目安置房、樱花园小区房屋产权置换项目北河小区工程建设有序开展。金宝花园西片、马坡花园一区、马坡花园二区、双兴南区内老旧燃气管网进行改造,涉及居民5600余户。全年新开保障住房2948套,竣工7838套。(六)构建现代化产业结构,高技术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依托“两区”、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等优质平台,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理想汽车全球旗舰工厂实现竣工,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项目(理想二期)启动竣工验收,理工华创项目加快推进;第三代等先进半导体产业加速培育,三代半标准厂房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国联万众年产2.4万片6英寸碳化硅生产线已正式投产,瑞能半导体、特思迪二期等重点项目相继入驻,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挂牌建设;航空航天产业深耕成果逐步显现,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罗罗飞机发动机维修项目)航空材料及制件检测产业化建设项目、航空高性能弹性体材料及零件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卫星核心部件研发制造企业轩宇空间、轩宇信息实现竣工验收。京东智能产业园北京顺义项目实现供地,宝湾全球高端贸易供应链示范基地项目开工建设;新国展二期项目完成主体结构和二次结构施工。(七)积极做好区域统筹,持续强化河东地区投入。圆满完成《促进河东地区重大项目建设发展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河东地区重点项目累计完工63项,通怀路(京承高速公路昌金路)、木孙路(山丁路—麻张路)、减河北路东延等9项道路工程顺利完成,龙湾屯学校改扩建工程、南彩一小新建工程建成投用,木林镇、李遂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完工。持续加强政府投资倾斜力度,20212023年累计为河东地区拨付固投资金34.8亿元,占全区比重超40%,河东地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二、2024年投资工作思路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投资工作意义重大。投资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稳增长的有力支撑,全区投资调控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及顺义区功能定位,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坚持以服务首都发展为统领,落实“平原新城看顺义”目标要求,围绕进一步深化现代化产业结构构建,不断提升平原新城承载力,继续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一)形势研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落实“五个必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我区将继续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稳定增长,增速目标继续维持两位数,投资奖励资金争取达到全市前3名。但从目前形势研判,落实投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的压力主要有:一是房地产投资领域支撑不足。房地产领域投资占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65%左右,从2023年土地出让情况来看,我区全年完成土地供应规模87.7亿元,与年初计划存在差距,鉴于居住类房地产领域投资项目投资规模大、前期手续相对较快的特点,通过其他领域项目填补其缺口的难度较大。二是重大产业项目接续不足。截至2023年底,我区理想汽车、民生银行二期数据中心等一批支撑制造业及软件信息服务业的重大项目相继收尾,新开工项目中,一方面缺乏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24年仅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投资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受国内外市场及国际形势影响,企业投资存在不确定性,科园贸易保税物流中心、北京韩美综合基地项目均因建设方案受企业内部决策环节影响,未能实现2023年内开工建设。从目前支撑2024年投资的项目情况来看,工业和信息化类支撑项目共46个,预计完成投资88亿元,与本领域100亿元的投资目标存在差距。但在此形势下,中央及市级几项政策利好,也为我区投资稳增长工作带来转机,增强了我们设置较高投资目标的底气。一是中央增发国债帮助我区超前推动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国家增发万亿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我区温榆河公园顺义二期(含蓄滞洪区)工程、顺义城南新河建设工程、北京市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预警指挥项目、北京市顺义区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4个项目顺利获批,共争取中央国债资金16.8亿元。同时,按照最新的政策部署,全国拟围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抢占未来产业战略制高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巩固重要战略方向和重点领域国家安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8个领域,自2024年起连续五年以每年1万亿规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继续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相关国债政策将为我区水务、公路、教育等领域重点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推动项目提前开工、加快施工,形成投资支撑。二是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规模进一步提升,释放谋划优质项目争取市级资金的信号。2024年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建议安排7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较2023年初计划增长20%),相关资金将围绕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领域、基础设施提升领域、重要民生保障领域、节能减排降碳领域、城市精细化治理领域安排项目资金。2023年,我区新谋划的花马沟二期、文良南街、老旧小区配电设施改造工程、区域医疗中心、宏城小学新建工程均符合市级支持方向,能够申请市级资金支持。同时,为奖励全市投资工作真抓实干的部门及区,继续安排70亿元奖励资金。在继续落实好2023年优秀的资金争取经验及实践下,我们有信心进一步取得市级资金支持及奖励,并转化为投资支撑。三是出台产业集聚区政策,明确平原新城承载力提升支持方向,加大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区产业园区配套提升的力度。《关于进一步加大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支持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意见》印发实施,将我区北京中德产业园纳入市级首批产业集聚区范围,政策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市级资金支持比例达到100%,为近年来市级部门出台适用我区的资金支持政策中,支持力度最大的政策;同时,市发展改革委进一步明确平原新城承载力提升支持方向,明确对我区中德产业园、临空经济区外围市政配套项目,按照现行市级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比例进行优先支持。围绕上述政策,区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部门通过编制《北京中德经济技术合作先行示范区综合承载及服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组织临空经济区专项谋划储备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按照项目“应落必落、适度超前”的原则,全面谋划园区内项目,申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关村顺义园两个产业聚集区纳入集聚区政策支持范围。(二)工作思路。一是攻坚克难,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我区投资工作将继续坚持以服务首都发展为统领,聚力抓重点、抓关键、抓带动性强的工作,抓好重大工程建设,推动重点区域发力,持续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承接2024年市级投资任务610亿元,同比增长5%的基础上,面对严峻形势及多重压力,为进一步争取奖励资金,区内按照642亿元,增10.5%的目标设置区级调度任务,按1:1支撑原则梳理2024年投资支撑项目,迎难而上推动投资继续两位数增长。二是继续落实好我区高效超前的投资调度及管理机制。2024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天,我们安排了全区范围的固投培训。在投资调度管理方面,我们将继续按照“3月、6月、9月”的节奏启动征集、组织联审、谋划编制生成2025年重点工程项目。同时,按照“上年10月,当年3月、6月”安排3个批次区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资金计划,满足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需求。三是突出重点工程带动作用,明确调度关键抓手。将新国展二期等11个项目纳入市重点工程实施梯队(区政府主责及区内建设项目),将木林汽车零部件基地等11个项目纳入市重点工程前期手续办理梯队(区政府主责)。围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编制区重点工程120个(5000万元及以上,与2023年数量保持一致)。四是聚焦有效投资,优化政府投资资金支持方向。聚焦提升平原新城承载力,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按照“保重大项目、保产业、保入住、保供地、保民生”的“五保”原则,优先支持产业园区、重大项目、棚改项目、保障房项目、供地项目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原则上不再对镇街环境整治提升、非重点区域基础设施进行支持,不再对未取得规划自然资源、应急安全等部门认定的消除隐患类项目进行支持(主要包括河湖、排水、地基、加固类项目)。五是夯实两大投资支撑要素。首先是夯实土地要素保障,确保2024年供地地块成交规模不低于200亿元,强化核心支撑。夯实资金要素保障,区级固投资金维持30亿元规模,做好一般债、专项债的申请工作。六是做好项目谋划,从各个环节争取资金支持。做好我区储备库中政府投资项目的转化生成工作。做好国债项目前期谋划,关注八大领域超长期国债的项目征集部署,形成全区谋划机制,完善各部门分工及谋划储备流程。同时,加快规划土地等各项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做熟做细项目前期材料,抓住超长期国债和市级各项支持政策契机,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七是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工作,确保项目“应纳尽纳”。围绕目前已知的政策方向,进一步谋划相关项目补充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储备库。参照当前市发展改革委征集储备情况,我区按照谋划入库项目不低于全市总入库规模1/10的目标,设置谋划入库任务不低于700亿元,并适当提高部分冗余安排1055亿元的入库任务目标,确保更多项目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我们着重围绕以下3点开展工作:(1)适度超前,围绕我区发展目标梳理项目。根据目前已知的国债领域,参照其他区已经纳入储备平台的项目情况,安排区经信局、区商务局、区水务局等20个部门,将全部在建及拟于近几年实施的项目梳理申报。重点关注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属地工业区整体提升、重大产业项目,以及符合规划并拟于近几年实施交通、能源、供电等基础设施项目。(2)紧密对接,积极沟通市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按照政策要求,安排区城市管理委、区公路分局等部门提前对接市级主管部门,了解市级审核思路及要求。积极上报我区拟储备项目由市级部门初审,对于初审通过的项目,由区发展改革委对接市发展改革委主管处室,沟通项目纳入市级储备库。对于未能纳入的项目,立刻组织安排修改完善项目内容。对于因手续、接收领域无法纳入的项目,明确原因后转入区级储备库,待条件成熟后,再次申请纳入。(3)集中审批,为申报国债储备项目创造手续条件。提前梳理一批申请国债支持可能性较高、建设意义明确、投资体量较大、反映我区发展需求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提请区政府集中开展立项审批工作,帮助项目在手续上符合市级纳入储备条件,争取申请更多国债资金。三、2024年市区重点工程编制情况(一)2024年纳入市重点工程计划项目。市重点工程实施项目清单中位于我区建设的项目共11个(新开项目5个,续建项目6个),总投资343亿元,2024年预计完成投资64亿元。涉及京东智能产业园北京顺义项目、贝赛斯学校改造工程、医疗器械零部件智能制造研发生产项目、京密高速(机场南线六环路)道路工程、裕民220千伏输变电工程5项新开工项目;以及新国展二期、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温榆河公园顺义二期工程(含蓄滞洪区)、第三代等先进半导体产业标准化厂房二期、通怀路(昌金路京平高速公路)道路工程、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三期建设工程6项续建项目。(具体情况见附件1)另有6个重点工程为市级部门主责的跨区项目,相关项目涉及我区配合征拆等工作。分别为:市郊铁路S6线、京平高速改扩建工程、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建设项目、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温榆河生态治理工程、温潮减河工程。(二)纳入2024年市重点前期推进项目。涉及我区手续办理项目11项,计划总投资224亿元,相关项目2024年主要工作为推进前期手续。其中,产业领域涉及理想汽车北京二工厂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东方昊为总部基地及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中心、智慧印刷产业园项目、碳化硅高压功率模块关键技术研发(B)项目、航空枢纽医疗科技综合数智基地等6个项目;基础设施领域涉及新国展首都机场捷运线项目、顺平路(京密路通怀路)快速路项目2个;民生改善领域涉及宏城小学新建工程、潮白河绿道(顺义段)建设工程、顺义区域医疗中心项目3个。(具体情况见附件2)(三)2024年区重点工程计划情况。对标市重点工程计划,按照“投资体量大、建设意义大、市区影响大”原则,以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含)为纳入标准,分别围绕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领域,公路、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水利设施、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保障性住房、医疗、养老、文化等民生改善领域,编制形成2024年区重点工程项目清单。按照上述原则,拟安排120个5000万元以上实施项目(附件3),总投资1071亿元,2024年预计完成投资134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新建项目58个,续建项目62个。具体分类为:一是产业类项目31个,当年预计完成投资24亿元。包括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用高性能高温母合金制品项目等航空航天类项目4个,首钢冷轧公司灯塔工厂建设(二期)项目等制造业类项目8个,北京朋程行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标准化厂房项目等汽车类项目4个,泰科天润总部及功率半导体生产厂房项目等电子半导体类项目5个,宝湾全球高端贸易供应链示范基地项目等服务业类项目3个,中国民生银行顺义总部基地二期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信息软件类项目4个,怡和中源细胞基因工程建设项目等生物医药类项目3个。二是基础设施项目54个,当年预计完成投资39亿元。主要包括六环路顺义城出入口改造工程、驿站东路(顺义区界榆阳路)道路工程等公路领域项目14个;北河小区周边道路及市政配套、龙苑路(顺白路—站前北街)道路工程等城市道路领域项目22个;顺义区生态补水建设工程等水务领域项目6个;顺义中央公园(一期)园林绿化领域项目1个;尹家府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牛山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能源领域项目10个;顺义区智能交通建设项目信息化项目1个。三是民生改善项目35个,当年预计完成投资71亿元。主要包括幸福西街棚改安置房、太平村定向安置房等住房改善领域项目20个;张庄中学新建及外电源工程、马坡中心小学校改扩建及外电源工程等教育领域项目6个;赵全营镇板桥卫生院迁建工程、张镇卫生院迁建工程项目及外电源工程等医疗领域项目3个;后沙峪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及附属外电源工程养老领域项目1个;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工程文化领域项目1个;老旧小区试点改造工程(杨镇双阳南区)、裕龙一区二区老三区市政设施改造工程等老旧小区改造领域项目4个。四、2024年区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及计划编制情况(一)项目编制原则。2024年新增纳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以聚焦提升平原新城承载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按照“保重大项目、保产业、保入住、保供地、保民生”原则,优先支持产业园区、重大产业项目、棚改及保障房、供地项目周边配套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二)项目编制情况。拟安排区政府投资计划项目125个,总投资211亿元,列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2024年可以批复立项手续、安排建设资金。对比重点工程计划,补充列入了5000万元以下当年需实施的项目,安排了北河小学、林河大街等2024年需完成立项,但需加快推进征地手续、加快实现开工的项目,确保当年政府投资项目,应列尽列,加快推进。从资金需求上来看,除4个使用财政资金的信息化项目外,全年区级固投资金需求约46亿元,征拆资金需求约15亿元。(三)资金计划情况。计划按照2023年11月、2024年3月、2024年6月的节奏安排三批资金计划(第一批资金计划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下达),总规模30亿元。按照保续建、促新开、补不足的原则,拟安排工程启动资金及进度款约10亿元,为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保障征拆资金约15亿元,为项目谋划资金及综合实施方案编制费保障约0.05亿元,剩余资金按照项目轻重缓急进行安排,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作用。项目具体情况为:1.“保重大项目”:涉及24个项目,总投资80亿元。一是花马沟治理工程等服务保障新国展二、三期项目8个。二是顺义区生态补水建设工程等服务保障温榆河公园二期(含蓄滞洪区)项目4个。三是京密路(机场南线六环路)市政配套工程等服务保障京密路(机场南线六环路)道路工程项目2个。四是通怀路(昌金路京平高速公路)市政配套服务保障通怀路二期项目2个。五是白良路(安乐街顺于路)市政配套工程等服务保障北师大附中、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焚烧三期项目共9个。(京密路(机场南线六环路)市政配套工程同时保障京密路及新国展二三期)2.“保产业”:涉及31个项目,总投资63亿元。一是昌金路(天北路火寺路)扩建工程等服务保障中德产业园项目14个。二是综合保税区南北区联络线及园区附属设施工程等服务保障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项目3个。三是荷兰花路等服务保障中关村顺义园项目5个。四是六环路出入口改造工程等服务保障理想汽车项目6个。五是尹家府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服务保障大孙各庄物流园、后沙峪、高丽营等重点产业集聚区项目4个。(牛山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同时保障中德产业园及牛山工业区等园区)3.“保入住”:涉及20个项目,总投资15亿元。一是李桥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线工程等服务保障北河小区项目4个。二是北城根街(站前北街光明北街)道路工程等服务保障太平村回迁安置房项目3个。三是西丰乐棚改周边道路及市政配套等服务保障西丰乐棚改项目3个。四是富林路(临河大街外环线)等服务保障临河棚改项目2个。五是裕庆路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服务保障机场西侧四村棚改项目1个。六是前景北路(旺泉幼儿园顺沙路)热力管线工程等服务保障商品房项目6个。七是平岗路(原楼台东路)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服务保障天竺苗圃公租房项目1个。4.“保供地”:涉及7个项目(主要服务保障待供地块),总投资3亿元。一是俸伯站西路道路及管线工程等服务保障河东站地块项目3个。二是林河大街(顺泰路顺福路)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等服务保障临河棚改A地块项目2个。三是七分干渠滨水景观提升工程服务保障府前街1321地块项目1个。四是高丽营镇中心区集中供热工程服务保障夏县营棚改地块项目1个。5.“保民生”:涉及40个项目,总投资49亿元。一是酒香路及市政配套工程等6个道路工程。二是顺义区花园城市景观提升等5个园林绿化工程。三是国网北京顺义供电公司10kV老旧小区配电设施改造工程等4个能源配套工程。四是顺义区智能交通建设项目等4个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提升项目。五是顺义区第二中学改扩建(一期)、南彩卫生院改扩建工程等13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六是老旧小区市政管线综合改造二、三批等7个安全消隐改造项目。七是火寺路(六环路南昌金路)输配水管线工程等水务工程项目1个。五、保障措施(一)持续完善分级调度,高效落实调度目标。一是围绕我区固定资产投资专班机制,进一步深化“全口径、全过程、全周期”统筹,围绕重点工程、投资指标,继续深化部门一把手、主管区领导、常务副区长、区长四级调度的工作机制。二是压实投资主管部门责任,对2024年投资任务、重点工程建设任务等细化分解至各部门,并纳入绩效考核,确保投资任务“不折不扣”落实,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按期开工,按计划推进。三是加强预警意识,各部门对项目推进缓慢、投资缺口、任务完成困难等情况,主动分析原因、及时报告预警并研究解决路径。四是组织好年初全区范围固定资产投资培训工作,围绕审批流程、调度手法、任务设置,加强全区投资调度工作专业能力。(二)狠抓要素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一是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围绕政府投资计划,坚持按照上年10月,当年3月、6月节奏,安排好三个批次的资金计划。二是按照全市前三的目标,积极争取“投资攻坚克难奖励资金”,进一步减轻区级财政压力。三是利用好市级产业集聚区、平原新城承载力等政策,一方面加快做熟前期项目,按照政策要求,积极申请市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尽快完善临空经济区、中关村顺义园、HICOOL产业园等产业区申报支持条件,争取市级产业集聚区整体支持政策。四是确保全年200亿元规模的供地目标落实,加快推动一级、二级项目的手续及建设,加快供地项目周边基础设施、公服配套,推动项目加快入市成交,尽早开工。五是提前谋划储备超长期国债项目清单,对接市级部门,将我区项目纳入市级项目储备范畴,积极申请国债资金。(三)深化谋划储备,布置分解任务目标。按照市发展改革委向我区下达的2024年1830亿元的谋划任务,推动储备项目实现“开一备三”,储备率达到300%以上。一是进一步完善区级项目谋划工作机制,围绕储备率、出库率、申请市级资金额度,为城市管理委、公路分局、水务局等部门下达谋划任务。二是积极申请市级谋划资金支持,用好谋划资金,将要谋划资金安排至承担谋划任务的责任部门,推动谋划工作权责一致,提高项目谋划效率和品质。三是落实重点谋划工作,围绕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一级开发土地周边配套设施、理想汽车周边配套设施等重点专项工作,进行专项谋划管理,畅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列入当年政府投资计划的渠道,加快项目转化生成。(四)优化审批服务,强化政府投资管理。一是各部门强化协同配合,通过串联改并联、提前介入预审等方式切实提升审批效率。二是推动优化政府投资审批流程,减少审批手续时限,加快项目落地开工。三是积极推动告知承诺制,各领域行业主管部门主动对接市级部门,承接权限下放,审批变更告知承诺,最大程度精简审批时限,推动项目尽早实现开工建设。四是严格控制项目投资成本,加强项目事中监管,对市、区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和督导工作。五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加快推行项目代建制。
北京顺义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0-07-30
顺义区关于发放2024年度顺义区第四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通知
2025-02-07
顺义区关于发放2024年度顺义区第三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通知
2025-01-07
顺义区关于发放2024年度顺义区第一批、第二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通知
2024-12-13
北京市顺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顺义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09-11
北京顺义区产业园区
-
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
北京-顺义区
-
顺义罗马湖艺术区
北京-顺义区
-
文采文化创意产业园
北京-顺义区
-
北京北方印刷产业基地
北京-顺义区
-
闽京蒲企业园(原名华丰企业园)二期招商
北京-顺义区
-
北小营镇大数据产业园区
北京-顺义区
北京顺义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顺义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