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地成交额将破2000亿 政策性住房供应占比提升

土地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2023年,北京土地市场在招商引资与住房保障双重导向下稳步推进,随着近期3宗住宅用地的集中出让,年度土地出让金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土地供应规模扩大与结构优化成为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土地成交规模创近年新高。2023年以来,北京土地市场持续保持活跃态势。截至本次3宗土地出让前,全市土地成交金额已达1959.5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大幅增长。此次推出的3宗住宅用地起拍总价为50.1亿元,成交后将使年度土地出让金正式突破2000亿元,创下近年来同期新高。从区域分布看,3宗地块中2宗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区,1宗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镇东三旗村,均为住宅用地,将进一步补充区域住房供给。
二、土地供应力度显著加大。2023年,北京明显加大了土地供给规模。据统计,年内已出让住宅用地52宗,累计规划面积达650万平方米,较2016年全年增长196%。供应结构上,政策性住房占比显著提升,其中70年持有型出租房用地面积达82.85万平方米,自住房面积167.87万平方米,两类用地合计占住宅土地总面积的26%;商品房限价住宅面积为228万平方米,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按每套住房平均80平方米计算,年内供应的自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已达约2万套,接近过去两年供应总和的两倍。
三、共有产权住房进入市场供应阶段。2023年,北京共有产权住房项目逐步进入市场。9月底,首个共有产权项目完成摇号,该项目位于朝阳区常营附近,房源共计427套,销售均价22000元/平方米,购房人与政府产权比例各占50%。同月,另有4宗共有产权住房用地挂牌出让,土地总面积约36公顷,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共有产权住房规模约69万平方米。共有产权住房的供应,为中等收入群体提供了更多购房选择,进一步完善了住房保障体系。
四、住房供应“加法”政策加速落地。在楼市调控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北京住房供应端“加法”政策全面推进。从土地供应角度,政策明确要求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应,鼓励相关企业参与工业厂房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后转化为租赁住房,这一举措将有效推动租赁住房土地供应,缓解租赁市场供需矛盾。业内分析认为,随着土地供应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优化,未来5年北京将有大量房源逐步入市,住房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趋于平衡,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