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启动民航新型智库建设 借智引智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民航领域正通过新型智库建设加速推进决策科学化,北京市作为核心枢纽率先落地《关于加强民航局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办法》,以招商引资与资源整合为抓手,构建开放共享的智力支持体系。该方案旨在2020年前实现智库服务能力、成果转化效率及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通政策研究全链条,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一、构建三位一体智库目标体系
根据规划,民航新型智库将聚焦“三个明显进步”:政策研究精准度、跨领域协同能力、国际话语权提升;同步推进“三个一”工程,包括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一支百人专家库、一套标准化评估机制。北京市通过登记注册制吸纳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参与,目前已形成覆盖航空安全、智慧机场等领域的专家网络。
二、信息化平台实现全流程管理
依托数字化技术建设的智库管理服务平台,具备五大核心功能:
1. 需求发布:按年度征集各司局研究课题,动态更新政策指南;
2. 成员管理:实施单位与个人双轨认证,配备三级保密权限;
3. 成果共享:建立研究报告数据库,开放权限分级查询;
4. 项目评估: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研究成果进行应用价值评级;
5. 资金监管:全程跟踪课题经费使用效率。
三、开放式机制激发研究活力
打破传统条块分割模式,北京市试点“揭榜挂帅”制度,允许智库成员自主申报重点课题。2020年以来,已有超过70项关于绿色航空、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研究成果通过平台转化应用。同时建立“旋转门”机制,鼓励智库专家与管理部门双向任职交流。
四、动态评估强化质量管控
实行“年度考核+专项督查”双轨制,对连续两年评估不达标的成员启动退出程序。北京市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促成重大政策落地的研究团队给予资源倾斜,例如某机场智能化改造方案被采纳后,相关团队获得后续优先委托资格。
五、区域协同扩大辐射效应
以北京市为枢纽,联动上海、广州等航空枢纽城市共建智库联盟,定期举办跨区域研讨会。2020年长三角地区首次试行民航碳排放研究成果互认,标志着区域协同研究取得突破。未来将探索与国际航空组织的数据互通标准,提升中国民航智库全球参与度。
此次民航新型智库建设的推进,标志着行业决策体系向科学化、专业化深度转型。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不仅提升了政策供给质量,更为全球航空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