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资规模全球领先 综合报告首揭183.5万亿家底

国企改革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在深化国企改革与强化国有资产监管的背景下,我国通过全口径国有资产综合报告首次系统披露了国有经济“家底”。2017年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183.5万亿元,境外布局规模超16万亿元,这一成果为各地招商引资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彰显了国有经济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支柱作用。
一、国有资产总量与结构特征
2017年发布的综合报告显示,国有企业、金融资产、行政事业资产及自然资源构成国有资产四大板块。其中,国有企业净资产50.3万亿元,金融企业形成国有资本16.2万亿元,行政事业单位净资产20.5万亿元。国有土地资源覆盖5.05亿公顷,天然气可采储量5.5万亿立方米,反映出资产形态的多元化特征。
二、境外资产布局与风险管控
国有企业境外总资产规模达16.7万亿元,金融企业境外投资资产18.1万亿元,表明全球化运营能力持续提升。此类资产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能源合作等领域,通过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有效平衡了海外扩张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三、负债管理与资产优化
国有企业负债总额118.5万亿元,负债率64.6%;金融企业负债217.3万亿元,资产负债结构总体可控。近年来通过债转股、混改等措施,重点行业负债率下降明显,例如钢铁煤炭行业负债率较峰值期降低超5个百分点。
四、自然资源资产价值量化突破
报告首次将国有土地、领海、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纳入统计范畴。其中38万平方公里内水和领海面积、5.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的披露,为生态价值核算提供了数据基础,推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
五、监管体系完善与透明度提升
此次全口径报告覆盖中央与地方各级国有资产,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框架。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动态化、穿透式监管,为后续完善国资治理体系奠定基础。
六、未来改革方向与挑战
尽管资产规模庞大,但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足20%,下一步将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大投入。同时,需进一步破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利用率偏低、部分金融资产杠杆率偏高等结构性问题。
此次国有资产“全景图”的公布,标志着我国在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既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全球观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权威窗口。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