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推进路侧停车电子收费 提升出行服务效能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3日
北京城市副中心聚焦交通综合治理,通过“应划尽划”路侧停车位、建设电子收费系统、完善公共停车场及配套设施,优化区域停车环境,为招商引资和市民出行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
一、公共停车场建设:生态化改造与资源挖潜
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年来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注重通过闲置空间改造和生态化设计提升停车供给能力。在通州区宋庄镇,一处占地近9000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由废弃锅炉房改造而成,可容纳147辆车,其绿化覆盖率达42%,并创新性建设下沉式绿地系统。该停车场通过地形设计实现雨水自然利用:沥青路面高于两侧人行道和停车位,周边草坪地势更低,下雨时雨水顺势流向绿地,先浇灌车位嵌草砖,再经渗水孔滋养后方草皮,多余雨水通过高位雨水箅子排入市政管网,形成“渗、滞、蓄、用”的循环模式。目前,该停车场已进入验收阶段,即将投入使用。据统计,近两年来通州区共建设11家公共停车场,其中5家为生态停车场,10家已完成建设,6家对外开放运营,“十三五”期间计划建设22个公共停车场,持续补充区域停车资源。
二、路侧停车位规划:“应划尽划”与需求精准对接
为进一步盘活道路资源,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年将重点推进路侧停车位规划,实施“应划尽划”策略,覆盖155平方公里范围。路侧停车位布局以街坊路和支路为主、次干路为辅,兼顾停车需求与道路通行效率。为确保施划科学性,前期已开展多轮系统性调研:首轮由专业机构对副中心道路进行全面排查,筛选具备施划条件的路段;第二轮与属地政府深度对接,掌握4个街道、5个乡镇的交通流量及停车需求特征;目前正推进第三轮摸排,通过征集小区居民、物业公司及交警部门意见建议,优化车位设置方案,力求既符合交通管理规范,又贴近市民日常出行习惯,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三、电子收费系统:智能化升级与价格杠杆调节
路侧停车位将全面采用电子收费系统,替代传统人工收费模式,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据通州区相关部门介绍,路侧停车占用公共道路资源,可能对通行效率产生影响,因此需通过价格机制引导合理使用。目前,通州区路侧停车执行北京市三类地区收费标准,为全市最低水平。未来,城市副中心将参考核心区及城六区的管理经验,逐步调整路侧停车价格,引导市民优先选择路外停车场,减少公共道路资源占用,缓解交通拥堵。电子收费系统的应用,将实现停车计费、缴费、监管全流程数字化,有效避免人工收费漏洞,提升管理透明度。
四、配套设施与管理机制:诱导系统与严管并行
为提升停车便捷度,北京城市副中心同步推进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在停车场周边重要路段设置电子引导牌,实时显示停车场位置、剩余车位数量等信息,帮助市民快速定位停车资源,减少无效绕行。管理方面,交管部门将加强停车秩序治理,实施分区域巡查机制,确保15分钟内完成一次区域巡查,对违规停车行为进行严格管理,维护道路通行秩序。通过“设施建设+智能技术+精细管理”的综合施策,北京城市副中心正构建规范、高效、便捷的停车管理体系,为区域交通综合治理和城市功能提升奠定基础。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