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集体经济探新路 村级物业企业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农业
所属地区:北京-顺义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在北京市深化农村改革的进程中,顺义区率先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市场化投资零的突破。近日,由南彩镇河北村经济合作社全资设立的物业企业完成登记注册,标志着市级政策赋能村级主体参与市场竞争进入实操阶段。此举不仅拓宽了村集体增收路径,更成为区镇两级政府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盘活乡村沉睡资产的重要探索。

一、政策破冰打通集体经济发展任督二脉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存在的市场主体身份缺位问题,北京市主管部门联合发布关键性文件,首次以制度化形式明确:经登记注册的农村经济合作社可作为法人主体,直接参与兴办经营性企业。该政策界定了"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三权分置的操作规范,允许村集体以资源性资产作价入股或货币注资等方式投资企业,消除了农村集体经济向现代企业转型的最大制度障碍。在顺义区的实践中,政策落地前已开展全区农村集体产权核查登记,确保集体资产账目清晰、权属明确,为新型市场主体诞生筑牢产权根基。

二、顺义试点激活城乡融合新引擎
作为首都平原新城建设的承载区域,顺义区承担着城乡要素融合改革的探路使命。区委区政府建立"专班指导+镇级统筹+村级实施"的推进机制:
- 精准培育市场主体:依托全区426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数据库,筛选具备产业运营基础的南彩镇河北村为试点,由镇产业办全程协助制定公司章程、梳理资产清单;
- 创新产业布局模式:聚焦城市服务缺口,引导企业定位物业管理细分领域,服务对象覆盖村域内工业厂房、回迁社区及集体租赁住房项目;
- 构建全链条监管:建立集体资产股权托管平台,通过企业分红资金自动进入专户、年度收益分配公开表决等制度设计,实现集体成员权益数字化保障。
此举使传统村级经济组织从单纯依赖土地租赁的被动模式,转向现代企业治理的利润创造主体。2023年顺义区集体产权交易平台数据显示,通过市场化途径盘活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比增长35%。

三、南彩镇样本释放集体经济乘数效应
河北村项目选址颇具战略考量:北邻顺义新城产业园区、南接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产业吸附能力突出。新成立的物业公司承载三重功能:
- 整合闲置人力资源:首批招聘36名村民经专业化培训后组建服务团队,实现农民就近高质量就业;
- 提升区域营商环境:为园区企业提供定制化后勤服务,解决中小企业独立运维成本过高痛点;
- 搭建集体收益长效管道:通过承接村域内公建物业管理项目,预期年收益可覆盖全体村民合作医疗参保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该企业章程中明确设立"乡村反哺基金",每年计提15%利润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升级。这种"市场运营—收益共享—治理优化"的闭环设计,为近郊型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模型。

四、改革撬动乡村产业深度变革
北京市农村部门相关人士指出,顺义案例在三个方面具有示范意义:
- 产权赋能创新:以工商登记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破解了《民法典》实施后农村集体特别法人市场准入的操作盲区;
- 产业路径突破:改变传统乡村产业过度依赖土地开发的惯性模式,引导集体资本进入现代服务业新赛道;
- 治理体系重构:企业分红按股量化到户的机制,推动集体成员从"旁观者"转变为"决策参与者"。
随着京郊产业空间调整加速,怀柔、大兴等区已着手制定集体产业投资企业培育计划。相关统计显示,北京市具备条件开展市场主体化运作的村级经济组织超过300个,潜在撬动集体资本逾200亿元。这种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振兴"的战略转变,正在重塑城乡融合发展的底层逻辑。
该案例也引发学界对集体市场经济属性的新思考。产权经济学专家强调,此种模式成功关键在于厘清"企业市场主体性"与"集体资产公益性"边界: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化防火墙,同时创新集体成员参与治理的决策机制。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与资产数字化监管系统完成对接,更多沉睡的乡村资源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北京顺义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顺义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