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以基金赋能强链补链 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

集成电路产业 产业集聚区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1日
北京经开区通过招商引资与资本驱动,加速构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生态。近日,区内三家获科创板IPO受理的硬科技企业引发关注,其背后是经开区以国有资本为纽带、以产业基金为抓手,推动关键领域国产替代的实践成果。
一、构建千亿级基金矩阵支撑产业生态
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重要载体,北京经开区搭建了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投融资体系。通过组建芯动能投资基金等12只专项基金,形成总规模超1600亿元的资本网络,重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这种"国资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有效解决了半导体领域长周期、高风险的融资难题。
二、培育全球领先的细分领域冠军
在基金支持下,区内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双轮驱动。思特威在安防监控CMOS传感器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居首,其全局快门技术打破机器视觉领域国际垄断;莱特光电成功量产OLED终端材料,使国内面板厂商采购成本降低30%以上;英集芯的快充芯片已进入全球主流消费电子供应链。三家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40%,累计持有核心技术专利逾800项。
三、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协同
经开区建立"基金+基地+政策"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通过搭建集成电路中试基地、材料验证平台等7个公共服务设施,缩短企业研发周期。芯动能基金投资的32家企业中,已有19家与京东方等龙头形成配套合作,推动区内形成从材料、设备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四、跨区域联动强化内循环动能
通过"基金招商"模式,经开区近年引入14个产业链关键项目,带动相关领域投资超200亿元。建立京津冀半导体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引导被投企业在河北、天津设立生产基地6处,形成设计在北京、制造在津冀的产业分工格局。这种区域协同效应,使区内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三年实现翻倍增长。
当前,北京经开区正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持续优化"基金+产业"生态。通过强化资本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不仅培育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主体,更构建起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硬科技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园区招商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