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招商】昌平区创新服务模式助力疏解企业人员高质量就业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昌平区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5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昌平区将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相结合,通过精细化职业指导服务,多维度保障疏解退出企业分流人员再就业。近年来,当地整合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资源,构建起覆盖职业培训、岗位对接、精准帮扶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有效推动区域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
一、定制化职业指导破解转型难题
针对中车北京南口机械有限公司等疏解企业分流人员的需求,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23年启动专项帮扶行动,组织高级职业指导师团队深入企业开展定向服务。通过集中讲座、个案咨询等形式,重点解读北京市最新就业补贴政策,并结合高端制造业转型趋势,引导分流人员调整职业规划。某次培训中,百余名参与者系统学习了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实用课程,部分人员后续成功入职轨道交通装备配套领域新岗位。
二、动态化管理夯实服务基础
建立“一企一档”工作机制,要求疏解企业完整提交分流人员学历、技能、就业意向等核心信息。2022年至2023年期间,昌平区通过电子问卷累计采集800余份就业数据,形成动态更新的专项数据库。依托该体系,相关部门为某装备制造企业设计的分流方案中,成功将30%的技术工人匹配至新能源车企,实现技能资源跨行业转化。
三、靶向式援助兜牢就业底线
对接受三次岗位推荐仍未就业的困难群体,昌平区启动“就业护航”计划。2023年某次专项招聘会后,为12名大龄分流人员配备专职就业助理,提供从职业测评到上岗适应的全流程陪伴服务。记录显示,通过模拟面试、心理疏导等个性化干预,该群体六个月内就业率达75%,高于同类未受助人员20个百分点。
四、专业化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着眼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昌平区2021年起连续三年开展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培训,覆盖全部镇街社保所工作人员。目前持证人员规模较初期增长3倍,其中南口镇社保所创新推出的“夜间职业门诊”,已帮助60余名分流人员利用非工作时间完成职业转型咨询。这种标准化、规范化的队伍建设模式,为疏解企业人员安置提供了可持续的制度保障。
通过系统化施策,昌平区已形成疏解企业就业服务标准化流程。最新监测显示,当地重点疏解领域分流人员再就业周期同比缩短18%,参保衔接率达92%,相关经验已纳入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配套政策案例库。

北京昌平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昌平区产业园区

北京昌平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昌平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