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低效林改造工程提升森林质量助力生态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昌平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昌平区通过实施大规模低效林改造工程,系统推进森林生态系统提质增效。项目覆盖多个镇域,通过科学规划与精准施策,在改善林木生长状况、提升森林综合功能的同时,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为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一、立足生态实际,科学规划改造蓝图
昌平区作为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城市发展新区,林业资源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受历史造林方式、自然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域森林存在林分结构单
一、林木生长缓慢、抗逆性差等问题,生态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为破解这一制约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瓶颈,2016年,昌平区启动大规模低效林改造项目,将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重要举措。项目规划覆盖流村、延寿镇、十三陵、南口、崔村、南邵等多个镇域,总面积达万余亩。规划编制过程中,昌平区林业部门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了全面的资源调查,结合不同区域的立地条件、林分类型和生态需求,制定了“一区一策、分类改造”的实施方案。例如,针对流村山地面积广、生态区位重要的特点,规划以构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为重点;十三陵地区则结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需求,注重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南邵镇等靠近城区的区域,侧重打造兼具生态防护与休闲游憩功能的城市森林。科学的规划为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明确指引。
二、创新技术路径,精准推进改造实施
为确保改造效果,昌平区在低效林改造中坚持科技赋能,推广应用多项先进林业技术,实现精准化、精细化实施。在树种选择上,严格遵循“乡土、适生、高效”原则,优先选用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等具有良好生态适应性和防护功能的针叶树种,搭配元宝枫、黄栌、栾树、白蜡等彩叶阔叶树种,以及荆条、紫穗槐等灌木,构建“针叶+阔叶+灌木”的立体混交模式,既提升了林分的稳定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又丰富了森林景观层次。在改造方式上,根据林分退化程度采取差异化措施:对过密林分实施疏伐,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林中空地和稀疏区域进行补植补造,增加林木密度;对土壤贫瘠区域开展客土改良、施加有机肥等措施,提升土壤肥力。针对不同镇域的特点,改造措施各有侧重:流村镇重点实施大面积连片改造,通过机械整地与人工种植相结合,提高造林效率;延寿镇依托山地地形,采用鱼鳞坑、水平阶等水土保持整地方式,减少水土流失;南口镇结合浅山丘陵地貌,打造以防火林带为骨架的森林防护体系。为保障改造质量,昌平区建立了“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巡查、林业部门抽检”的三级质量监管机制,对苗木质量、种植规格、抚育管理等环节进行全程把控,确保改造成效。
三、生态效益凸显,森林系统功能提升
经过系统改造和持续抚育,昌平区低效林改造项目的生态效益逐步显现,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从林分结构看,改造后的森林由单一树种为主转变为多树种混交,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层次分明,生物群落结构更加复杂稳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监测数据显示,改造区域林木平均胸径、树高增长速率较改造前显著提高,森林蓄积量稳步增加,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持续增强。在水土保持方面,通过营造混交林和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改造区域的土壤侵蚀模数大幅降低,地表径流得到有效控制,水源涵养能力显著提升,为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安全提供了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同样突出,随着森林环境的改善,区域内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常见的有喜鹊、山雀、野兔等,部分区域甚至观测到了以往少见的野生动物活动痕迹。此外,改造后的森林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释放氧气,改善了区域空气质量;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还能降低夏季地表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形成了舒适的局部小气候,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四、协同发展增效,助力经济社会进步
低效林改造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昌平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经济效益方面,项目带动了苗木培育、林业机械、造林施工、后期管护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绿色产业链。改造过程中,昌平区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参与造林和管护工作,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随着森林质量的提升和景观效果的改善,以森林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休闲康养产业蓬勃发展。十三陵、延寿镇等区域凭借优美的森林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徒步、露营,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在社会效益方面,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了昌平区的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成为区域发展的“绿色名片”。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项目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助力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开展。通过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昌平区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立足生态实际,科学规划改造蓝图
昌平区作为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城市发展新区,林业资源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受历史造林方式、自然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域森林存在林分结构单
一、林木生长缓慢、抗逆性差等问题,生态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为破解这一制约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瓶颈,2016年,昌平区启动大规模低效林改造项目,将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区域生态承载力的重要举措。项目规划覆盖流村、延寿镇、十三陵、南口、崔村、南邵等多个镇域,总面积达万余亩。规划编制过程中,昌平区林业部门组织专业团队开展了全面的资源调查,结合不同区域的立地条件、林分类型和生态需求,制定了“一区一策、分类改造”的实施方案。例如,针对流村山地面积广、生态区位重要的特点,规划以构建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为重点;十三陵地区则结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需求,注重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南邵镇等靠近城区的区域,侧重打造兼具生态防护与休闲游憩功能的城市森林。科学的规划为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明确指引。
二、创新技术路径,精准推进改造实施
为确保改造效果,昌平区在低效林改造中坚持科技赋能,推广应用多项先进林业技术,实现精准化、精细化实施。在树种选择上,严格遵循“乡土、适生、高效”原则,优先选用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等具有良好生态适应性和防护功能的针叶树种,搭配元宝枫、黄栌、栾树、白蜡等彩叶阔叶树种,以及荆条、紫穗槐等灌木,构建“针叶+阔叶+灌木”的立体混交模式,既提升了林分的稳定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又丰富了森林景观层次。在改造方式上,根据林分退化程度采取差异化措施:对过密林分实施疏伐,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林中空地和稀疏区域进行补植补造,增加林木密度;对土壤贫瘠区域开展客土改良、施加有机肥等措施,提升土壤肥力。针对不同镇域的特点,改造措施各有侧重:流村镇重点实施大面积连片改造,通过机械整地与人工种植相结合,提高造林效率;延寿镇依托山地地形,采用鱼鳞坑、水平阶等水土保持整地方式,减少水土流失;南口镇结合浅山丘陵地貌,打造以防火林带为骨架的森林防护体系。为保障改造质量,昌平区建立了“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巡查、林业部门抽检”的三级质量监管机制,对苗木质量、种植规格、抚育管理等环节进行全程把控,确保改造成效。
三、生态效益凸显,森林系统功能提升
经过系统改造和持续抚育,昌平区低效林改造项目的生态效益逐步显现,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从林分结构看,改造后的森林由单一树种为主转变为多树种混交,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层次分明,生物群落结构更加复杂稳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监测数据显示,改造区域林木平均胸径、树高增长速率较改造前显著提高,森林蓄积量稳步增加,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持续增强。在水土保持方面,通过营造混交林和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改造区域的土壤侵蚀模数大幅降低,地表径流得到有效控制,水源涵养能力显著提升,为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安全提供了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同样突出,随着森林环境的改善,区域内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常见的有喜鹊、山雀、野兔等,部分区域甚至观测到了以往少见的野生动物活动痕迹。此外,改造后的森林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释放氧气,改善了区域空气质量;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还能降低夏季地表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形成了舒适的局部小气候,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四、协同发展增效,助力经济社会进步
低效林改造项目的实施,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昌平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经济效益方面,项目带动了苗木培育、林业机械、造林施工、后期管护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绿色产业链。改造过程中,昌平区优先吸纳当地村民参与造林和管护工作,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随着森林质量的提升和景观效果的改善,以森林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休闲康养产业蓬勃发展。十三陵、延寿镇等区域凭借优美的森林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徒步、露营,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在社会效益方面,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了昌平区的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成为区域发展的“绿色名片”。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增强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昌平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项目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助力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开展。通过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昌平区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昌平区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印力北京昌发展万科广场正式落户昌平区
2025-09-09
昌平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重大项目引领区域发展
2025-09-08
昌平生命健康产业联盟峰会强化区域招商引资成果
2025-09-08
昌平携手怀来深化产业合作 打造跨区域科创高地
2025-09-08
昌平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助推重点区域招商引资提速
2025-09-08
昌平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外资利用增速领跑全市
2025-09-08
昌平园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获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银奖
2025-09-08
昌平区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财政收入实现稳健增长
2025-09-08
昌平区科技创新蓝图绘就 打造国际一流科教新区
2025-09-08
华电科技园助力北京能源科技企业申报专项促发展
2025-09-08
昌平园前六月亮眼增长 招商引资增添经济新动能
2025-09-08
昌平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医改惠民措施加速落地
2025-09-08
北京昌平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阳坊镇工业区等69个工业小区和工业大院的决定
2004-03-18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2025-01-16
北京市昌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夏季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2024-07-15
北京市昌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异常专项核查工作的通知
2024-06-03
昌平区关于开展昌平区托育服务行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通知
2024-05-15
昌平区关于公布第三批昌平区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免申即享”“达标即享”政策清单的通知
2024-05-11
昌平区关于开展昌平区托育服务行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通知
2024-05-10
昌平区关于征集2024年度昌平区加快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发展支持资金项目的通知
2024-05-07
昌平区关于征集2024年度昌平区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支持资金项目的通知
2024-04-28
北京昌平区产业园区
-
北京昌平小汤山工业园区
北京-昌平区
-
沙河科技孵化器
北京-昌平区
-
胜安国际科技孵化器
北京-昌平区
-
金诚信工业园
北京-昌平区
-
sdf
北京-昌平区
-
北京昌平区百善镇王庄工业园
北京-昌平区
北京昌平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昌平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