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医改惠民措施加速落地

所属地区:北京-昌平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昌平区通过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健康产业发展,在近期召开的专项部署会上全面动员区域医疗机构落实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与分级诊疗建设。此次系统性调整旨在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质量,为居民打造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体系。
一、政策框架与实施背景
北京市深化医改的整体部署要求下,昌平区结合辖区人口结构与医疗资源分布特点,制定出台《昌平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财政分类补偿及分级诊疗制度构建。2017年改革启动时,区域内纳入改革的236家医疗机构形成多层级服务网络,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占比超50%,为基层首诊奠定结构性基础。
二、分级诊疗核心路径
为化解大医院人满为患与基层资源闲置的结构性矛盾,昌平区重点布局三项机制:
1. 家庭医生签约扩容
升级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组建由全科医生、护士及公共卫生专员构成的263个家庭医生团队,重点覆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孕产妇等群体,签约居民可享受优先转诊、长处方等差异化服务。
2. 双向转诊规范流程
明确二级以上医院20%的专家号源由基层医疗机构定向预留,建立胸痛、卒中等重点病种绿色通道。2017年公开数据显示,经社区转诊的住院患者同比提升12%。
3. 医联体资源下沉
以三级医院为枢纽组建四个区域医疗联合体,通过专科共建、人才培训等方式,将三甲医院技术标准导入社区。其中昌平区医院向辖区卫生服务中心派驻专家团队,开展联合门诊达每周36诊次。
三、医药分开协同机制
改革同步推行"三取消一设立":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挂号费及诊疗费,设立阶梯式医事服务费。药品阳光采购平台降低采购成本15%,价差让利用于提高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对社会办医机构实施同质化监管,45家非公立医院纳入统一考核体系。
四、智慧医疗赋能体系
实施"互联网+健康"行动计划:
• 全区二级以上医院开通分时段预约挂号,预约精确至30分钟时段
• 搭建区域远程医疗平台,基层可实时发起影像诊断、病理会诊申请
• 推广移动支付及检查结果互认,患者跨院就医环节缩减40%
建立慢性病管理云平台,14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现用药提醒与线上随访。
五、长效发展支撑布局
在硬件建设方面,昌平区采用"存量优化+增量提质"策略:
1. 推动城区北部引进三甲医院分院项目,填补优质资源空白区域
2. 升级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设备,统一配置超声、生化分析仪等
3. 实施基层人才"百人计划",给予岗位津贴及进修保障
民生改善成效纳入机构绩效考核,居民满意度权重占比达30%。
通过三年周期规划,昌平区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秩序。改革红利持续转化为居民健康获得感,区域医疗服务能级提升也为大健康产业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

北京昌平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昌平区产业园区

北京昌平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昌平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