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招商】朝阳区以产业升级与功能疏解推动区域发展

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北京-朝阳区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0日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盘活存量空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了产业升级与功能疏解的协同推进。在这一过程中,朝阳区不仅推动不符合区域发展定位的企业有序退出,还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新兴产业,有效提升了区域综合环境和经济发展质量。
一、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北京市朝阳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近年来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退出工作。自2014年以来,朝阳区已有319家一般制造业企业实现关停退出,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腾出了宝贵空间。疏解过程中,朝阳区并非简单采取关停措施,而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引导和帮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向京津冀周边地区转移,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有序梯度转移。
二、盘活工业遗存,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在推动企业疏解退出的同时,朝阳区高度重视工业厂房等存量空间的盘活利用和功能转型。位于朝阳区崔各庄乡南皋路的北京塑三文化创意园,其前身为成立于1961年的北京市塑料三厂。随着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该塑料厂于2004年停产。此后,园区逐步调整产业方向,2007年起开始转向文化创意产业。为进一步推进工业遗存的转型升级,朝阳区在2014年之后,推动园区内原有的北京京华虎彩印刷有限公司、北京柯莱斯皮合成革有限公司等制造加工企业分别搬迁至河北省固安县和保定市。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原北京市塑料三厂成功转型为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的文化创意园区。目前,该园区入驻企业中,文化影视、设计类等文化艺术创意类公司占比已达到90%以上。园区通过自主经营、精选业态,持续引入优质文创企业,正逐步打造成为具有活力的品牌文化创意园区。类似的工业遗存转型案例在朝阳区还有很多,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保护了工业历史记忆,还为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发展载体,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强化协同发展,助力疏解企业转型升级
朝阳区在推进功能疏解过程中,注重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相结合,积极为疏解企业寻找更适合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通过政策引导、信息对接、服务保障等多种方式,朝阳区帮助疏解企业在迁入地顺利落地、投产,并支持其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这种“疏解+升级”的模式,不仅减轻了企业搬迁的阵痛,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实现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互利共赢。
四、提升区域品质,营造优质发展环境
北京市塑料三厂转型为文创园区,是朝阳区通过疏解整治提升区域综合环境、营造特色空间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疏解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朝阳区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更舒适的空间。同时,新兴产业的引入和发展,也创造了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朝阳区将继续围绕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北京朝阳区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北京朝阳区产业园区

北京朝阳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朝阳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