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科创建设获市级调研指导 招商引资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昌平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6月上旬,市级调研组赴昌平区实地考察科技创新与招商引资工作。此次行程聚焦重点功能区规划推进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情况,旨在深化科创资源布局,强化产业政策协同,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北京科技商务区发展规划获重点指导
调研组深入巩华城交通枢纽周边区域,听取功能区规划专项汇报。该商务区定位为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带核心枢纽,依托海淀、昌平及中心城区交汇区位,整合研发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优势。规划方案明确以科技服务、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构建"科技创新前沿+京北商务中心+低碳实践样板+宜居生活典范"四位一体发展架构,目前已启动基础设施升级和产业载体建设,后续将强化与中关村科学城等创新极核的联动发展。
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加速推进
在昌平园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调研组实地考察医疗器械领军企业。该企业建成心血管领域全产业链平台,覆盖器械研发、药品生产、医疗服务及数字医疗四大板块,其冠脉支架技术路线覆盖国内主要产品类型,人工心脏瓣膜产能位居亚洲前列。企业负责人现场展示了远程监测设备等创新成果,并汇报了关键技术攻关进展。
三、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创新生态
调研组现场召开专题协调会,对重点项目推进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市级部门联合昌平区加快研究专项扶持政策,在高端人才引进、医疗器械审批通道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鼓励拓展海外市场;强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探索科研设备共享机制,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会议同时部署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重点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
四、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昌平区近年来积极融入全市"三城一区"战略布局:
- 生命科学园汇聚研发机构与创新企业超500家
- 能源科技产业园入驻国家级实验室3个
- 智能制造产业园引进智能装备项目12个
区域创新走廊初步形成"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三级体系,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4%。
五、产业载体能级持续提升
昌平区政府正在推进三项基础工程:
1)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建设智慧化商业配套
2)改造升级老旧厂房,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基地
3)新建科研中试平台,缩短技术产业化周期
通过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已新增产业承载空间近百万平方米,助力科技成果在地转化。
当前,昌平区聚焦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完善"龙头企业+创新平台+产业基金"招商体系。市级部门将在重大项目布局、高端人才引进、跨境研发合作等方面给予政策协同,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