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智造高地汇聚发展新动能

智能制造产业
所属地区:北京-顺义区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首都顺义创新平台再添重大招商成果,在年末推进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一批代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产业化项目正式落地。12月下旬,顺义区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聚焦航空航天、先进半导体、智能网联汽车三大前沿领域,签约项目具备高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度、强产业链带动性特征。此次合作标志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一、国家级创新平台驱动产业格局重塑
作为北京市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三城一区"战略核心承载区,顺义区依托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契机,系统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通过制定差异化产业目录与空间资源配给政策,建立制造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形成战略科技力量优先导入、低效产能有序疏解的双向调节机制。在航空航天地域已汇集整机制造、航电系统研发、航空材料制备等全链条企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形成从衬底材料到功率器件的研发能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完成封闭测试场到开放道路测试的基础设施布局。
二、存量空间再造释放集约发展势能
本次落地的重点项目充分利用现有工业用地更新成果,80%以上的引进机构进驻存量产业载体。在产能疏解腾退的产业空间内,前沿科技创新项目实现"零增地"发展模式,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较传统制造提升近十倍。例如在汉石桥产业园转型区域,原有建材生产厂房经改造后成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中试基地;赵全营镇腾退厂区建设智能硬件柔性制造中心,可根据市场需求实现产品48小时快速迭代。空间资源的高效配置,使项目投产周期压缩三分之一以上。
三、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价值中枢
项目布局着力突破产业瓶颈环节,聚焦基础研发、中试验证、标准制定等价值链高端。某航天材料研究院开展热端部件极端环境测试平台建设,填补自主验证体系空白;智能网联汽车计算平台项目实现车规级芯片与操作系统协同开发;集成电路装备验证线打通国产设备从研发到量产的最后环节。通过设立共性技术供给平台,单个项目可带动关联领域10-15家配套企业发展,预计形成百亿级产业创新共同体。
四、智能工厂范式引领制造模式变革
项目组织形态呈现智能化、服务化、定制化特征,100%新建产能采用工业互联网架构。在杨镇智能制造创新区,新能源动力总成数字工厂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管控;中德产业园的精密制造示范线建立"研发-制造-运维"全周期数据闭环。这些项目均集成智能排产、在线质量诊断等创新功能,关键工序自动化率达85%以上,推动生产方式向预测性制造转型升级。
五、创新生态体系赋能可持续发展
签约项目实施创新要素融通计划,建立产业引导基金与科技创新券协同机制。目前顺义已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20个,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规模逾百亿元。依托临空经济区、综保区政策叠加优势,联合金融机构开发知识产权质押、研发费用信用贷等专项产品,形成"人才-技术-资本"要素高效循环的创新发展范式。
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将新增关键技术突破不少于百项,制定产业标准20余项,引育战略科学家及创新团队十余个,三年内推动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升至65%,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策源地。

北京顺义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顺义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