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档案局调研顺义乡村档案服务乡村振兴
农业
所属地区:北京-顺义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顺义区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积极推动档案规范管理,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此次调研工作结合招商引资需求,考察档案资源如何有效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档案工作从保管向服务转型升级。
一、调研工作围绕基层档案建设展开
国家档案局调研组深入顺义区域村庄档案管理一线,重点关注村级档案室规范化建设情况。在村委会档案场所,调研组系统查阅了档案分类标准、保管设备配置及日常维护流程。特别对历史档案的恒温恒湿保存条件提出技术建议,强调档案实体安全与信息安全的双重保障机制。
二、知青档案保护成重点考察方向
针对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知青档案,调研组详细调阅了归档目录与数字化加工进度。在听取专题汇报过程中,现场指导档案修复技术与数字化标准执行要点。指出此类档案作为重要历史载体,应建立专项保护机制,通过数字化转化提升社会服务价值。
三、农村档案服务机制创新探索
调研发现当地将档案服务融入网格化治理体系,建立村民档案即时查证窗口。在土地确权、集体资产登记等领域,档案信息为村民维权提供法律依据。部分村庄试点开放经济档案查阅,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区域产业沿革、基础设施布局等关键数据支撑。
四、提出服务型档案体系构建路径
座谈会上,调研组强调档案工作需向主动服务转型:一是健全"村档乡管"三级联动机制,打通档案服务末梢;二是加快涉农档案数字化进程,2022年前完成基础档案全覆盖;三是建立产业档案专题库,归集招商引资所需的政策沿革、规划文本等权威信息;四是推广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激活历史资源当代价值。
五、档案赋能乡村振兴实现路径
调研指出档案管理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完整保存的村庄变迁档案为规划制定提供历史参照,土地流转档案保障集体经济发展合规性,特色产业档案助力打造区域品牌。后续将推动建立村级档案服务示范点,形成可复制的乡村档案建设模式。
六、持续优化档案服务营商环境
通过规范农村产权档案管理,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开放招商档案专题查询通道,提升区域投资透明度;建设涉农企业信用档案,完善乡村经济诚信体系。实现档案资源向生产要素转化,为顺义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