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赴顺义取经 闲置资源盘活赋能招商引资

所属地区:北京-顺义区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怀柔区组织发改、经信、住建等部门赴顺义区开展闲置资源盘活专题学习,通过实地考察产业园区、召开跨区座谈会等形式,系统借鉴顺义在工业用地再开发、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实践经验,旨在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实地探访:解码园区转型的“顺义样本”
怀柔考察组先后走进闽京蒲企业园、全富产业园、高顺云港新能科技园,深入了解顺义区在闲置工业用地盘活中的具体路径。在闽京蒲企业园,该园区依托原有老旧厂房改造,通过“空间重构+产业置换”,引入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实现从传统制造厂区到创新产业社区的转变;全富产业园则聚焦“低效用地再开发”,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对闲置地块进行规划调整,建设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吸引中小微科技企业集群发展;高顺云港新能科技园立足绿色低碳导向,将闲置工业用地转型为新能源研发与应用基地,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生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各园区通过精准定位、政策激励、服务优化等举措,有效破解了土地资源低效利用难题,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二、座谈深研:跨区协作共探资源盘活路径
考察期间,怀柔与顺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围绕工业转型瓶颈突破、闲置资源系统性梳理、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顺义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闲置资源盘活过程中,重点强化规划引领,将闲置用地再开发纳入区域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不同地块的产业定位和开发强度;优化审批流程,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简化土地变性、规划调整等手续,缩短项目落地周期;创新要素保障,通过财政补贴、融资支持、人才引进等政策组合,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怀柔区相关部门结合自身工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就传统制造业转型、老旧厂房改造、新兴产业导入等具体问题与顺义方展开探讨,双方一致认为,跨区域经验互鉴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未来将加强常态化沟通,推动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
三、经验提炼:顺义盘活闲置资源的“三措并举”
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顺义区在闲置资源盘活中的关键做法逐步清晰。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结合。政府层面出台《工业用地再开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闲置土地认定标准、改造方向及支持措施;市场层面鼓励企业、园区运营方等主体参与,通过租赁、合作、入股等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形成多元投入格局。二是注重产业升级与城市更新融合。在盘活闲置用地时,同步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将产业园区打造为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综合社区,实现“产业提质”与“城市提貌”双重目标。三是强化部门联动与长效监管。建立由发改、经信、规划、国土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组,定期研判闲置资源盘活进展,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问题;同时加强后续监管,确保盘活后的土地与产业项目符合区域发展规划,避免资源再次闲置。
四、怀柔落地:构建资源盘活“四步落实法”
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怀柔区明确了后续工作方向。第一步,全面摸底梳理。由经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对区域内工业用地、厂房、楼宇等闲置资源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台账,分类标注资源位置、面积、现状及盘活潜力。第二步,精准制定方案。结合顺义经验,针对不同类型闲置资源,研究制定差异化盘活策略:对老旧厂房,重点引入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产业;对低效工业用地,推动“腾笼换鸟”,吸引符合怀柔产业定位的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项目;对闲置楼宇,改造为孵化载体或总部基地,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第三步,强化政策支撑。借鉴顺义政策框架,研究出台怀柔区闲置资源盘活配套措施,在规划调整、税费减免、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降低企业参与盘活的门槛。第四步,推动协同发展。建立与顺义区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在项目对接、产业协作、政策创新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路径,助力两地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实现新突破。
此次怀柔区赴顺义区学习考察,不仅为闲置资源盘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更搭建了区域协作的桥梁。通过吸收借鉴先进经验,怀柔区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为招商引资注入新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北京顺义区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顺义区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